P
R
E
V
N
E
X
T

韓志動,《虹渡》,1987,壓克力、畫布,132.5 × 132.5 厘米。影像由藝術家及Ben Brown Fine Arts 畫廊提供。

標記時間的方法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一場為慶祝《亞太藝術》成立二十五週年以及悉尼第二十一屆雙年展開幕而在悉尼舉辦的回歸活動──由藝術贊助人Gene Sherman和Andrew Cameron親切地主持──使許多於早年協助本刊的編輯和撰稿人,以及各個年輕的藝術家、學生和作家聚首一堂。這次聚會重新聚焦了我們今年的前瞻及回顧,同時仍提醒我們不忘品味當下的激情。

這種對照亦反映在我們五/六月號的專題報導中。在專題報導中,我們介紹了伊斯坦堡藝術家Cevdet Erek,他概念性的建築裝置作品源於對聲音的反思,同時亦是代表社會進步的標誌。他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覽,當中包括2017年在威尼斯雙年展的土耳其館展出。在二月時,《亞太藝術》的編輯HG Masters在伊斯坦堡的一家酒吧參加了Erek的一場使人心神恍惚的獨奏鼓樂表演,並以此為契機開始討論他的跨界別藝術實踐。Masters憶述起在2015年,Erek 於伊斯坦堡雙年展的早期作品《A Room of Rhythms – Otopark》道:「在一個視覺上稀疏的空間中,你所走的每一步都由不同節奏融合在一起──這個效果使視覺和聽覺之間的等級體系顛倒了。」

而在本期封面專題中,我們向香港現代主義大師韓志勳的作品致敬。韓志勳於1969年成為第一位獲得John D. Rockefeller III獎項的香港獲獎者,並因其色彩鮮明、富有表現力的繪畫作品而獲得了一批擁護者。他的作品通過自我反思,記錄了香港不斷變化的物質和社會環境──從亞熱帶叢林的環境到尋求文化的決心。《亞太藝術》編輯Chloe Chu指:「對於韓志勳而言,這個內省之旅是他定義現代主義及其價值的關鍵。在韓志勳的生活背景中,該時代聚焦於在二戰後重建社會,這本身就是一個激進的狀態。而他的作品中的神聖性也完全可以通過藝術本身展現。在後殖民的話語背景下,這是對自我認同的一個更廣泛的探尋。」

新興藝術家特別專題中,介紹了沈莘、Ramesh Mario Nithiyendran、山河跳!、Zadie Xa和Waqas Khan的作品,主題圍繞着新靈性的概念。而在《亞太藝術》二十五週年特別專題「當年今日」中,我們在歷年刊物的文章中尋找了一些具有持久影響力的藝術項目。這個專題以侯瀚如在1994年撰寫的文章開始:他討論了中國藝術家在以歐美為中心的藝術世界中所面臨的困難。緊隨其後是新西蘭毛利藝術家Lisa Reihana的早期錄像作品;在Bhupen Khakhar的繪畫中所使用的印度方言;由新媒體藝術家Romy Achitu根據讀者對Tel Aviv’s Garden Library藏書的情緒反應開發的互動歸檔系統;以及新加坡藝術家趙仁輝把動物學研究同化為流行文化的作品。而作為專題部分的總結,「Inside Burger Collection」記錄了畫廊持有人Maria Bernheim的職業生涯,以及她在歐洲展出當代藝術作品時所面對的考驗和磨難。

在散文部分,Hyunjee Nicole Kim重新審視了Yoshiko Shimada ──一位日本女權主義藝術家的作品。她的藝術表演《Becoming a Statue of a Japanese Comfort Woman 》(2012– )旨在抗議人們對二戰時期的日本帝國軍性奴隸營倖存者以及其他被迫賣淫的種族的偏見和歧視。Kim解釋道,Shimada的作品正好出現在日本和韓國針對慰安婦和歷史修正主義等使我們的後殖民地景蒙上污點的議題而關係日益緊張的時期。

在人物專訪中,我們分別會聚焦在畫家Niyaz Najafov  ──其作品的表現性和比喻性都是他在阿塞拜疆長大的浮沉青年時期的體現;還有敘利亞出生的倫敦攝影師Hrair Sarkissian,他的作品探討了戰爭、衝突和記憶。除此之外,還有充滿活力的收藏家夫婦Kim和Lito Camacho,他們對收藏當代藝術的觀點──草間彌生到Fernando Amorsolo ──來源於家族強大的藝術背景。遠在收藏藝術品這件事成為潮流之前,Camachos家族就在他們的馬尼拉家中掛著當代亞洲作品了。而在雜誌的其他部分,我們有電影製片人和朝鮮專家Nicholas Bonner帶關平壤的調查文章;One on One 中有藝術家二人組Slavs and Tatars描寫令他們著迷的德國哲學「壞小子」Johann Georg Hamann;The Point中則有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設計小說」組主任兼新媒體藝術家Sputniko!討論人類發展競賽有可能帶來的不同後果。

我們的展覽評論部分涵蓋了2018年悉尼雙年展、第一屆馬尼拉雙年展、在Dhaka Art Summit上首次亮相,並可以在香港的Para Site觀看的巡迴展覽「一獸、一神、一線」、以及在紐約的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對越南裔的丹麥藝術家Danh Vō的概述。而在書評中,Wilfred Chan會分別檢視Byung-Chul Han和Hito Steyerl的著作,通過我們對光滑和拋光飾面的沉迷、以及痴迷於科技的貪婪消費者和藝術觀眾來審視當代文化。

而最後,在Where I Work部分,編輯Ysabelle Cheung探訪了Rina Banerjee ──以調皮的超現實主義雕塑混搭而聞名的藝術家──位於曼哈頓的工作室。Banerjee正準備在十月份於美國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開辦她的職業生涯中期回顧展覽,並反思了創作過程中時間的重要性:「(隨著時間流逝)你會更加勇於面對自己真正想做的作品,而這可以讓你真正享受創作過程而不用擔心結果。」和《亞太藝術》共渡的二十五年時間,讓我們完全同意這個說法。

SUBSCRIBE NOW to receive ArtAsiaPacific’s print editions, including the current issue with this article, for only USD 85 a year or USD 160 for two years.  


ORDER the print edition of the March/April 2018 issue, in which this article is printed, for USD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