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使用筆名,誇張的角色,還是發明另一個自我,藝術家們一直在引領想象的存在,以便梳理出虛構和現實之間的細微界限。如今,在我們的文化中,有許多半虛構的藝術創作方法,因為隱藏一個人的身份可以產生多元和模糊的表達形式。戴上口罩可以是一種隱藏手段,也可以暴露自己。
從1967年開始,生活於洛杉磯的藝術家Carl Cheng開始用「John Doe Co.」——他為自己的「自然機器」起的一個帶有諷刺意味的通用公司名稱——來宣傳自己的作品。這家公司的名字有多重用途:它讓這位藝術家的實驗與戰後美國工業中發生的快速技術發展進行了對話,同時也在美國越戰期間反亞洲情緒高漲之際,將人們的注意力從他的中國血統上轉移開。本期「封面專題」中,副主編HG Master追溯了Carl Cheng早期的想法——人類技術將很快能夠重建一種自然過程,從而導致一個完全由人類塑造的世界,以及他後來對藝術市場的醒悟如何讓他把精力集中在公共領域的裝置和項目上。
我們的第二篇「專題故事」帶我們來到王伊芙苓韜程於杜塞爾多夫藝術協會舉辦的個展「讀後感」。在展出的繪畫和視頻中,王提到了許多藝術界和文學界的人物,其中包括Agnes Martin、張愛玲、Silvia Federici和Ingeborg Bachmann。作者兼策展人Hendrik Folkerts深入研究了藝術家對身份建構和虛構傳記的探索,他寫道:「王伊芙苓韜程並沒有直接挪用這些酷兒或女性作家的作品,而是選擇了一種半虛構的引用方式,用諷刺、智慧或荒誕作為她和她們之間的相處策略。事實上,為了通過敘事的互惠過程來上演身份的永久(再)形成,她把自己對身體政治、藝術勞動、卡夫卡式的移民官僚體制和語言的思考投射到這些人物身上。」
作為「專題故事」的最後一部分,「近距離」詳細介紹了范加為2021年利物浦雙年展設計的三件新雕塑作品,Deniz Gül最近在伊斯坦布爾的SALT Galata展覽上對語言的解構,以及趙趙的新混合媒介繪畫系列《神像》(2021年)。在「Inside Burger Collection」欄目中,作家Kimberly Bradley追溯了藝術家Bianca Kennedy的實踐軌跡,從她的電影和虛擬現實作品,到她與the Swan Collective合作創作的投機動畫。
在「人物檔案」中,作家Sheila Regan採訪了攝影師Pao Houa Her,講述了她與她的出生地老撾,以及她成長的地方,明尼亞波利斯苗族社區之間的聯繫。副編輯Ophelia Lai研究了多媒體藝術家Aki Inomata的跨物種合作,責任編輯Chloe Chu撰寫了攝影師Miti Ruangkritya如何追踪曼谷令人目眩的變化。
本期「論文」集中在藝術項目「Owned by Others」上。該項目由表演、公共裝置和展覽組成,試圖圍繞柏林博物館島的文物背後的殖民歷史,製造對話。柏林分部編輯Clara Tang寫道,「遇見『Owned by Others』是微小抵抗的實例」,它回應了「新的多樣化和明顯倒退的歷史是如何在2020年,同時被重新納入柏林的城市景觀的。」
在「調遣」中,策展人Raphael Fonseca描述了聖保羅的藝術景象的最新變化,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納入了更多非裔巴西藝術家的畫廊和博物館公眾項目。在「觀點」中,藝術家、策展人、以及亞洲藝術文獻庫的新任總監何恩懷,探討亞裔僑民的跨國社區如何尋找新的團結形式。藝術家Trevor Shimizu撰寫了欄目「一對一」,宣稱「Dan Graham和(他的展覽)『Deep Comedy』拯救了我的藝術和我的人生」。
最後,在「我的工作室」中,特約作者Frances Arnold拜訪了aaajiao在柏林的家及工作空間。這裡是「通往全球網絡工作室的門戶」,這位新媒體藝術家在這裡創造了大型裝置、網站和互動遊戲,反映了人類與虛擬環境的關係。在他最近的開放式元遊戲《深淵模擬器》(2020年)中,他鼓勵玩家自由探索,鼓勵「自由意志和反思我們做出什麼樣的決定以及為什麼」。
無論是透過21世紀的科技在互聯網的虛擬世界中過上雙重生活,還是透過反思文化上不受限制的角色來適應不同的地方和人,藝術家們擴大了想像和現實的交叉點。
SUBSCRIBE NOW to receive ArtAsiaPacific’s print editions, including the current issue with this article, for only USD 100 a year or USD 185 for two years.
ORDER the print edition of the May/Jun 2021 issue, in which this article is printed, for USD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