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uan Andrew Nguyen的錄像作品《Boat People》(2020年)中,一群孩子在廢墟和遺跡中探險,他們用木頭重製撿回來的物品,然後在海灘上用他們發明的儀式焚燒。Nguyen的年輕角色居住在一個未來的世界裡,他們必須學會重新審視過去的集體創傷以及我們對環境所造成的傷害、解決問題、並重新定位新的生活方式。本期將關注那些努力創造反思、重新連接和癒合的空間的藝術家。
在封面專題中,Nguyen與副編輯Ophelia Lai對話,討論聲音和歌曲在這位胡志明市藝術家最近的錄像作品中的作用。這些作品以沈默的歷史和人民為中心,包括在各大洲因殖民軍隊和戰爭所導致的離散現象而產生連結的群體。Nguyen解釋道,他的目的是透過藝術實踐而鼓勵共鳴,「我認為聲音是連接時間和空間的媒介。聲音能夠以直觀的方式觸發記憶,幫助我們處理這些記憶。聲音也是我們製造和分享神話的工具。由於聲音作為一種媒介,能夠連接記憶的空間、對現在和未來進行想像,它擁有一種變革的力量。」
在第二篇專題故事中,副總編輯HG Masters採訪了現代主義先驅朴栖甫。他在九十歲生日前夕回顧了他的藝術生涯,解釋了為什麼「單色畫(Dansaekhwa)」這個詞對他所激發及推動的戰後藝術運動來說是一個誤稱。他最近對色彩著迷,並發現了色彩的療癒能力,向我們提出了保持謙遜和與時俱進的建議。他從他最偉大的老師——大自然中學到了教訓:「我們認為當我們過於關注自我時,我們無可避免會傷害大自然。韓國藝術在於放空自己的思想,放下自我,回到大自然中與之共存。」
專題部分的最後是「近距離」,《亞太藝術》的編輯們在這裡聚焦三件針對權力和社會結構的新作品:李繼忠的裝置作品《海砂屋》(2021年)、Bani Abidi的攝影裝置《The Reassuring Hand Gestures of Big Men, Small Men, All Men》(2021年),以及姚清妹的錄像《地洞》(2021年)。策展人Dieter Roelstraete為Inside Burger Collection撰文,透過Steve Shearer繪畫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包括重金屬樂手及工作中的藝術家,探討性別的流動性和棘手的男性氣質問題。
在「人物檔案」中,責任編輯Chloe Chu撰寫了駐柏林藝術家徐家輝的舞蹈實踐,他最近的作品將殖民者的後代和前殖民社群聚集在一起,進行了一次恍惚的舞蹈表演。Portia Placino詳細介紹了Leslie de Chavez的政治參與藝術項目,他還創建了Project Space Pilipinas,在馬尼拉以外的小城市Lucban舉辦以社區為中心的藝術展覽。De Chavez在菲律賓2022全國大選前提醒我們,「作為文化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對充滿活力的藝術傳統進行有見地的塑造,傳統的意義和能力可以令我們的人民和整體社會充滿力量。」
儘管全球疫症令藝術企業和空間難以生存,但在上海,它也為草根組織創造了機會。在論文中,上海分部編輯Hutch Wilco採訪了其中一些機構背後的組織者,了解了他們的策略和動機。本期第二篇論文則以香港大館當代美術館的展覽《咫尺之內,開始之前:隨意門及其他足跡》為中心,探討了檔案的演變。這一展覽基於由香港亞洲藝術檔案庫保管的夏碧泉檔案。
本期還包括藝術家、策展人及教育家Taeyoon Choi的「論點」,他探討了我們如何解決我們的虛擬領域延續暴力和不平等的方式。駐北京的Jaime Chu闡述了社交媒體的流量指標和互聯網文化如何影響中國的藝術平台展示。同時,在「一對一」,藝術家Monira Al Qadiri描述她對小說家三島由紀夫的作品的癡迷,以及Paul Schrader為三島拍攝的電影。三島因同性戀、極右翼政治取態、以及在政變失敗後的公開自殺在日本受到了長期的排擠。
最後,在「我的工作室」中,撰稿人Tiffany Leung訪問了Chila Kumari Singh Burman在倫敦的暴躁的工作室。她透過不加掩飾、視覺上「喧鬧」的平面和立體作品,向父母和旁遮普/英國的文化傳統致敬。Burman提醒我們「想像力帶來的快樂與破壞,和抵抗的力量糾纏在一起,在黑暗中戰勝光明。」
SUBSCRIBE NOW to receive ArtAsiaPacific’s print editions, including the current issue with this article, for only USD 100 a year or USD 185 for two years.
ORDER the print edition of the Nov/Dec 2021 issue, in which this article is printed, for USD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