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5年地震災難,尼泊爾生活各方面逐漸恢復正常。2017年八月,國家南部平原地區出現了季風洪水和山體滑坡。在2016年,尼泊爾政府委派了新任文化專員駐各地領事館,但官方藝術促進計畫仍然保守。
國立比蘭德拉美術館由加德滿都尼泊爾皇家藝術學院工藝美術系管理的尼泊爾美術協會所經營,展覽空間用於呈示其收藏的藝術品,亦有圖書館和藝術家工作室。
加德滿都的私人藝術機構構成了當地的藝術場景。非政府、非營利的尼泊爾藝術委員會參加了印度藝術博覽會(2/2–5),將十三位藝術家的作品帶到新德里。Artudio – Centre for Visual Arts舉辦了定期的藝術和攝影工作坊。Photo.circle亦有研討會和展示節目,並運營尼泊爾圖片庫,收藏各類數碼相片。加德滿都當代藝術中心度過了平靜的一年,因為創始人之一及Siddhartha Arts Foundation總監Sangeeta Thapa把她的精力集中在第一屆加德滿都三年展(3/24–4/9)。
改次三年展為加德滿都國際藝術節的重塑,以「The City,My Studio / The City,My Life」為主題,囊括了六十多名國際與尼泊爾藝術家,包括Amrit Karki和Hit Man Gurung。展覽由加德滿都的Siddhartha Arts Foundation組織,而根特SMAK當代藝術館總監Philippe Van Cauteren擔任策展人。
此外,由Thapa執導的Siddhartha Art Gallery是尼泊爾主要的商業畫廊。其2017年的展覽陣容包括Ryan Elisabeth Reid(5/19–23)的攝影作品、錄像和紡織品裝置,在加德滿都三年展期間亦有表演。另外,新興藝術家Bhavika Dugar的版畫配合了尼泊爾的多元文化主義(7/30–8/10)。在Latipur,Gallery Mcube展出了其第七屆駐地藝術家的作品(6/23–30),其中包括Jupiter Pradhan和Kapil Mani Dixit。Bikalpa藝術中心展出了Aayush Shrestha、Jupiter Pradhan和Utpal Jha(8/8–9/2)的裝置。非營利的 Lasanaa空間舉辦了電影放映和藝術家講座,以及針對壓迫階級家庭的外展展覽(8/22–9/4)。Sattya Media Arts Collective展出了德國街頭藝術家Niklas Schwede(10/25–11/1)的作品。
生於加德滿都的西藏藝術家Tenzing Rigdol和電影導演Tenzin Tsetan Choklay在紐約亞洲協會博物館「Lucid Dreams and Distant Visions: South Asian Art in the Diaspora」展覽(6/27–8/6)呈示了影片《Bringing Tibet Home》(2013),紀錄藝術家走私三萬五千磅西藏土壤至達蘭薩拉的過程。Hit Man Gurung和Sheelasha Rajbhandari成為了香港Para Site藝術空間的駐地藝術家(7/17–8/4)。Subas Tamang引用尼泊爾家庭因遷徙而分裂的作品《I Want to Die in My Own House》(2017)將在孟加拉國第一個大型當代藝術空間Srihatta-Samdani藝術中心與雕塑公園展出。Photo.circle將在十月份組織第三屆Photo Kathmandu。
SUBSCRIBE NOW to receive ArtAsiaPacific’s print editions, including the current issue with this article, for only USD 85 a year or USD 160 for two years.
ORDER the print edition of the January/February 2018 issue, in which this article is printed, for USD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