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在波濤洶湧的1989年從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畢業後,一直在中國概念藝術的前沿。他喜歡用卑微、容易獲取的材料創造藝術品,成為了藝術評論家高名潞稱之為二十世紀後期「公寓藝術」的一分子。從攝影和錄像、到安裝和表演,宋的作品幾乎全部都是使用壽命短暫的材料,在日常環境中留下稍微的痕跡,甚至是不留踪跡。自從他在1992年創造了錄像作品《炒水》,就繼續錄下其他的表演,包括《墨》及《水寫日記》(均1995),以突出人類試圖改變自身環境的徒勞無常。他其中一個最具代表性的表演是《印水》(1996),當中藝術家站在冰凍的拉薩河重複用木雕「水」字印在河面。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在「Art and China after 1989: Theater of the World」(10/6–1/7/18)展覽中呈示了這個表演的攝影紀錄。
宋冬一直專注於富有詩意的顛覆,批判社會不斷演變和生活的頃刻。這在2017年尼泊爾加德滿都三年展(3 / 24–4 / 9)和丹麥Kunsthal Aarhus個展「Collaborations」(9 / 1–10 / 29)所裝的互動裝置《吃城市》中明顯可見。在這個項目中,藝術家邀請來訪者吃餅乾、威化餅和糖果所拼湊的城市建築模型。
宋冬在2017年踏入五旬,在上海外灘美術館(Rockbund Art Museum)舉辦了「不知天命」展覽(1 / 21–6 / 4)。他的新作品包括《鏡廳》(2016–17),與在巴塞爾藝術展的Unlimited單元(6 / 15–18)展出的《穿牆而過》(2016)一樣,用了數十件回收了的門、窗框、鏡子組裝。這兩件作品激活一個沉浸式的無限空間,引用社會文化和政治的界限。展中作品《不知天命》還囊括了五十個娃娃,其中之一演繹著藝術家的著名表演《哈氣,天安門》(1996),反映他的藝術事業,亦奠定宋冬創作的不朽。
SUBSCRIBE NOW to receive ArtAsiaPacific’s print editions, including the current issue with this article, for only USD 85 a year or USD 160 for two years.
ORDER the print edition of the January/February 2018 issue, in which this article is printed, for USD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