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R
E
V
N
E
X
T

影像由葉伯韜拍攝。

文化積累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隨著《亞太藝術》第十四年完成由亞太到中東地區的年度藝術回顧,我們開始思考這本年鑑是怎樣慢慢成為這些地區的文化活動和現代歷史的生動文獻庫。無論這些資訊是以書面形式、邀請函、海報、公告或新聞稿的形式發送給我們的;或者是我們在網上搜索到的;我們全年都一直在累積並積極地收集各種材料。《亞太藝術》年鑑是整合並分享我們對過去十二個月在五十三個國家的藝術界中發生的事件和展覽的調查結果的機會。

我們在年鑑中印刷的內容包括諸如藝術基金等硬性統計數據、支持藝術家和當代藝術的基金會數量、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關於各個時間地點發生的事件的事實記錄、以及關於藝術及其在社會中的作用的個人觀點。我們相信所有這些組件,當在本期年鑑中組裝一起時,將有助於創造一種務實和細緻入微的方式來理解當今世界雖然成熟但仍然脆弱的藝術生態。隨著時間的推移,《亞太藝術》年鑑也成為特定藝術場景歷史的儲存庫。

如果沒有了我們所有慷慨的支持者,這本年鑑是不可能面世的。我們非常感謝我們的主要合作夥伴現代汽車文化中心(Hyundai Motorstudio Beijing)。除此之外,Burger Collection、豐樹產業(Mapletree)和楊鋒藝術與教育基金會(Frank F. Yang Art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也提供了額外的支持。我們還要感謝所有在這個雄心勃勃的項目中年復一年為我們喝采的贊助人、藝術機構和畫廊。

2019年年鑑記錄了在2018年最重要的文化界事件,其中也包含了對未來一年的預測。如果沒有我們的編輯、撰稿人和實地人員的共同努力,幫助編寫五十三份個別的國家報告,這一切都不可能實現。這些報告聚焦了許多活躍但經常被忽視的藝壇,以及年度重大項目和展覽。

而除了各個國家報告,我們還邀請了六位有影響力的藝術界人物在「回顧」部分分享他們對2018年的看法。我們聽到了藝術家曾梵志的分享──他在倫敦、蘇黎世和香港的豪瑟沃斯畫廊(Hauser&Wirth)舉辦三部曲展覽之前,每天都在北京工作室度過大部分時間。他解釋了專注創作為他帶來的滿足,並描述了他在十一月前往上海時最喜歡的展覽。新開業的迪拜Jameel Arts  Centre總監Antonia Carver回顧了她如何花費一年時間深思熟慮在波斯灣地區發展一個新文化空間的潛力。韓國國家現代和當代藝術博物館即將卸任的總監Bartomeu Marí也反思了他在制度建設方面的努力,並斷言了我們有必要重寫和重新編輯亞洲戰後藝術史的篇章。在馬尼拉,Silverlens畫廊主Isa Lorenzo描述了開設一個非商業畫廊的過程──在這裏藝術家可以掌控展覽項目,這使她和她的拍擋能夠找回她們與藝術交流的初心。亞洲協會博物館館長Boon Hui Tan則對最近的全球趨勢感到震驚,並衡量了對全球危機的藝術反應是否有助於重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最後,在一篇深刻的個人分享中,布里斯班畫廊主Josh Milani分析了關於澳洲土著居民和移民社區的──他稱之為──「道德貧乏的殖民心態」,並追溯了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哪種參與是必要和可能的。

我們還聚焦了2018年最令人難忘的博物館和畫廊展覽;研讀了各個藝術家的書籍、專著和選集,以選出今年最好的十二本出版物;最後也預覽了2019年各個值得展望的展覽。

爭議和審查在2018年成為了頭條新聞,並記載在我們年鑑的新聞部分。當中包括:屢獲殊榮的孟加拉攝影師兼社運分子Shahidul Alam由於對一輛超速巴士殺死兩名青少年後在達卡的學生抗議活動表示支持而遭到逮捕和監禁;以及全球正在進行的反對性別歧視和性騷擾的運動使我們繼續看到各個藝術世界中的男性人物垮台──而這些運動現在也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往往支持沉默多於發聲的亞洲。

年鑑是一種存儲、記錄和紀念已發生事件的方式──是無數故事的文獻檔案,也是一種不斷變化的藝術形式。雖然藝術世界從未停止過不停湧現的展覽和活動,但在一年結束之時,《亞太藝術》的編輯們想嘗試退後一步,看向一幅更大的拼圖。我們看到的馬賽克圖像可能仍然是抽象和支離破碎,但在距離和角度上都很美。明年,我們將會重來一次。

SUBSCRIBE NOW to receive ArtAsiaPacific’s print editions, including the current issue with this article, for only USD 85 a year or USD 160 for two years.  

ORDER the 2019 Almanac, in which this article is printed, for USD 25. 

Ads
CHRISTIE"S Massimo de Carlo Artspace 4A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sian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