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R
E
V
N
E
X
T

張乾琦,《緬甸-背叛的承諾》,2017年,影片靜圖,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 15 分鐘59 秒。影像由藝術家、台北其玟畫廊及紐約馬格蘭攝影通訊社提供。

台灣

Taiwan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十一月二十四日,台灣公民進行了「九合一選舉」—— 在投選當地市政縣領導人的同時,投票決選十項公投議案。當中,有關同性婚姻平權和在國際體育賽事中採用「台灣」作為國家名字的議案都被否決了。而執政的民進黨更在台灣三大城市失去了市長席位,選舉以慘敗告終。

雖然台灣自1949年以來一直保持獨立,但中國始終認為台灣是一個叛離的省份,並要求最終實現統一。在十一月十七日,台灣紀錄片導演傅榆在台北金馬影展中憑作品《我們的青春,在台灣》(2018年)獲得最佳紀錄片獎,並在頒獎典禮上發表了支持台灣獨立的演講。針對此舉,來自中國網民的強烈反對是立竿見影的。總統蔡英文為了維護傅榆,回應道:「(在台灣)不會有人因為不同言論就消失或被消音。」

在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台灣一直享有一個開放、民主和獨立的管治體系,並轉化成了一個生動而相當國際化的文化環景。 然而,公共機構有時會因受政治影響而受到傷害。 在本次中期選舉之後,新任命的市長有可能會改任博物館和文化局的負責人。

自2016年五月起,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已經獲得超過200億新台幣(約6.65億美元),用於文化部2019至2020年的預算。這是該分配首次超過200億新台幣,特別是其中大部分資金是用於文化營運而非硬件設施。文化部由幾個機構組成去實施國家藝術政策、管理國家博物館、支持文化創意產業 —— 其2018年預算為184億新台幣(5.98億美元)。預算當中包括對參加國際藝術博覽會的畫廊和參加國際交流展覽和駐留的藝術家的補貼。

通過國立台灣美術館,文化部管理着台灣藝術銀行,現有超過1795件當代藝術品可供出租。 此外,文化部還將經濟部的資金用於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該基金會於2017年向779個文化項目分發了1.21億新台幣(約390萬美元),其中包括188個視覺藝術項目。 同時,該基金會還贊助了國家藝術獎。

台北市一直通過文化事務部支持藝術發展,該部門在2018年的預算為十五億新台幣(約五千萬美元)。它通過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直接分配資金,並監督全國三個最重要的藝術機構: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和台北國際藝術村。

台北市立美術館成立於1983年,是台灣第一個二十世紀現代和當代藝術博物館。該館自1998年以來一直主辦台北雙年展,並於1995年在威尼斯雙年展上籌辦了台灣館。博物館在經歷了九個月大規模翻修後,終於在十一月恢復了全面運作,並舉辦了2018年台北雙年展的,主題為「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11 / 17-3 / 10/19),由吳瑪悧和Francesco Manacorda策展。他們匯集了關於這個世界的生物化學和生態狀態的各種項目。其中,《菌絲網絡社會》(Franz Xaver、Taro Klemens Knop、Martin Howse和鄭淑麗)在裝有傳感器、發射器和接收器的球體中種植蘑菇,這些傳感器會接收真菌菌落之間的通信,探索孢子的意識。蕭聖健的樹狀裝置《歸》(2018)發出吱吱的鳥鳴,提醒我們一些瀕臨滅絕的聲音地景;而柯金源的「我們的島」項目則是一直跟進從八十年代到2018年的台灣環境保護問題。

台北當代藝術館於2001年開業,舉辦本地、地區性甚至國際展覽,歡迎年輕藝術家和近期潮流。它們的群展「不只是歷史文件:港台錄像對話1980-90s」(4 / 7-6 / 3)與香港的Videotage合作;另一個群展「穿越─正義:科技@潛殖」(Trans-Justice: Para-Colonial@Technology)(8 / 4-10 / 21)則有十二位當地和國際藝術家和集團體,回顧1987年台灣戒嚴的結束和二十世紀西方自由主義的傳播,追溯威權主義揮之不去的影響。

2018年,公共機構網絡引入了新成員 ——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由文化部的「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監督。 該平台位於前空軍司令部總部,將舉辦各種表演和展覽。

私人和大學經營的博物館偶爾也會舉辦重要的國際展覽。台北國立藝術大學是關渡美術館的所在地,該博物館為國際藝術家和策展人提供駐留計劃。

在第六屆關渡雙年展「給亞洲的七個提問」(10 / 5-1 / 6/19)中,美術館聘請了七位策展人,每位策展人分別與十五位本地和國際藝術家合作,探討全球和地方力量如何塑造「亞洲」的概念。焦點作品包括陳飛豪的錄像作品「心中雪解車」(2017),靈感源自日本殖民時期一位日本妓女與北投鎮一名職員之間的禁忌戀情;崔元準的裝置作則探究了冷戰期間朝鮮和非洲國家之間交易的禮物。

近年來,北師美術館舉辦了經過精心研究的西方和台灣現代畫作的展覽。 2018年,該館舉辦了展覽「天火」(9 / 8-11 / 18),展出了攝影師謝春德的多媒體景觀作品。

私人營運的鳳甲美術館舉辦了展覽「離線瀏覽」(10 / 20-1 / 13/19),由藝術家許家維和策展人許峰瑞策劃,是第六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的一部分。通過公開召集四十四名參與者,該節目通過多媒體數字屏幕調查了不同人士對當代體驗的篩選。

台北主要的藝術家駐留項目為「台北藝術進駐計畫」,由位於中央行政特區的台北國際藝術村舉辦。計畫的其他設施包括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在2010年接管了寶藏巖,是台北市首批官方認可的歷史建築之一。

近年,所謂的「藝術區」逐漸高檔化和商業化是一個共同的趨勢,而華山1914創意園區和松山文化創意園區更是工業空間首先被藝術家回收活化,然後轉變為以文化為主題的購物中心的典範。 台北還設立了十個城市再生站,為藝術和其他用途提供廢棄物業,這是一個由各個基金會和地產開發商支持的項目。

然而,許多藝術家仍然認為官方空間過於有限,並開發了獨立空間作為替代方案。非營利組織台北當代藝術中心成立於2010年,其成員包括台灣頂尖的策展人、藝術家和評論家。它對當地藝術家進行研究,並舉辦講座、研討會和展覽;在某些情況下,更會對藝術系統中的主要展覽或活動進行評論。而在北投區有五年歷史的空場(Polymer) 是藝術家工作室的綜合體,包含了由一群藝術家和策展人經營的展覽空間。空場於十二月時正式結束營運,因為其業主計劃將場地重新開發為另一個「藝術空間」,未續簽其租約。

台灣本土的畫廊系統非常強大。目前台灣有大約149個各種類型的畫廊,其中大約133個是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的成員。 這一發展背後的巨大推動力是台灣收藏家的崛起 —— 他們被視為亞洲最先進的收藏家。

商業畫廊領域的領導者之一是誠品畫廊,是誠品書店集團的一部分。該畫廊擁有廣闊的現代化空間,主要代理台灣和中國的頂級藝術家。在展覽「浪漫的羈絆」(9 / 8-10 / 7)中突出了金氏徹平組合現存物件的創造性。而在展覽「壹加壹」(11 / 3-25)中 ,林明弘用他標誌性的紡織圖案主題展示了壁畫,而Beat Streuli則展示了台北城市的照片。

在台北科技公司於他們的玻璃塔總部內設置了廣闊的白色立方體空間之後,內湖區已成為一個旅遊熱點。TKG +是專職現代藝術的耿畫廊延伸的當代藝術平台,在展覽設計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袁廣鳴在「明日世界」(3 / 3-4 / 29)中展出了一個沉浸式循環視頻裝置,描繪了一個爆炸的遊樂園。這部作品之後更在倫敦海沃德美術館(6 / 20-8 / 6)和曼谷藝術雙年展(10 / 19-2 / 3/19)中展出。在展覽「光‧黯‧他者」中,Mit Jai Inn展出了他覆蓋着各種色彩鮮明的顏料的畫布作品;「欲貪孰為本」(12 / 8-1 / 20/19)展出了蔡佳葳的錄像作品和各種風景畫,以佛經為基礎探討性別平等的議題。

在附近的尊彩藝術中心則與現代台灣畫家們合作舉辦了一個群展「傳承 / 可見與未可見」(5 / 19-7 / 1),慶祝其成立二十五週年。

沿着基隆河畔,双方藝廊展示了備受期待的崔廣宇個展(6 / 23-8 / 4),藝術家在其短片作品中針對台北公共場所的日常進行干預。

在以新興藝術家和新媒體藝術而聞名的畫廊中,就在藝術空間在展覽「Si So Mi」(12/9/17 -1/20/18)中放映了張徐展的《紙人展與新興糊紙店系列 — 靈靈肆》(2017),一部有關紙紮老鼠舉行葬禮遊行的動畫;而「在定義中叛逃」(6 / 23-7 / 21)中則展示了陳建榮的建築畫作。 「Same As It Ever Was」(9 / 29-11 / 3)展出了毛利悠子使用日常物品組成生態系統的裝置;而Dinh Q. Lê在個展「人間樂園」(11 /17-12/ 21)中則以其聞名的照片編織作品展示了性的視覺表現。

其玟畫廊從台北大安區遷至天母區,並在展覽「AZMA Burma:The Promise Betrayed 」(3 / 10-4 / 28)中展示張乾琦的錄像和攝影作品,記錄了難民從敘利亞遷移到歐洲的情況,以及羅興亞難民危機。該展與張乾琦在立方計劃空間的另一個個展「非戰之戰」(3 / 10-4 / 29)同時展出,該空間由學者鄭慧華與和音樂評論家羅悅全主持。而該展作為亞洲冷戰歷史策展項目「現實秘境」的一部分,與首爾總體當代美術館共同舉辦。

伊通公園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藝術家經營畫廊,自1988年開業以來一直是實驗藝術實踐的先驅,惜於2018年暫停所有活動。也趣藝廊在群展中聚集了三位具體派藝術家 —— 中辻悦子、她的丈夫元永定正、以松谷武判,並追溯了具體派對當代藝術家的影響(10 / 13-11 / 11)。

亞紀畫廊(前身為亦安畫廊台北)於三月重新開幕,在初展與日本攝影師森山大道(3 / 16-5 / 6)合作,隨後更展出了台灣攝影師鄧南光的日常場景和女性肖像作品(6 /9-7/ 15)。

安卓藝術是台北第一家展示菲律賓當代藝術家的畫廊。他們為Patricia Perez Eustaquio舉辦個展(6 / 2-7 / 14),展示她最新的黑白掛毯作品,靈感來自1881年的Juan Luna畫作 《The Death of Cleopatra》;並以Patrick D. Flores策展的女性藝術家群展「靜水盪漾」(10 / 27-12 / 8)圓滿結束了這一年。 同樣展出菲律賓藝術家作品的還有路由藝術,他們展示了Ari Bayuaji(7 / 1-8 / 11)以及來自印度尼西亞的Iabadiou Piko(1 / 13-3 / 11)的現存物件組合裝置。

索卡藝術中心搜集並展出了八位台灣藝術家(包括許雨仁和袁慧莉)的當代水墨和山水風景畫(1 / 27-3 / 4)。最近更名為別古藏藝術空間的百藝畫廊舉辦了一場趙剛個展(6 / 17-7 / 28),靈感來自中國北元時期的故事。 谷公館展出了五位新興藝術家的作品,分別有繪畫、錄像、裝置和攝影等作品(3 / 11-5 / 6)。亞洲藝術中心展出了朱為白的作品(3 / 10-4 / 15),他是六十年代的現代主義團體五月畫會的成員之一。

台北的主要藝術博覽會是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自1992年以來由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組織舉辦。2018年展會吸引了七萬名參觀者 —— 比2017年增加了五千人。而相比2017年的123家畫廊和2016年的150家畫廊,今年參展畫廊則增加到135家。其中大約一半的畫廊均來自台灣,而國際隊列則主要來自亞洲區。

在台北以外,高雄市立美術館於2016年任命新館長李玉玲後,於二十三年內首次進行翻新。其展覽「靜河流深」(2 / 10-6 / 10)展現了對植被和景觀的詩意詮釋 —— 特別聚焦於高雄的脊柱愛河附件的區域。出展的藝術家包括謝素梅、蔡佳葳、澎葉生和須田悅弘等。

在台灣第三大城市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自2007年起贊助了奇數年的亞洲藝術雙年展和2008年以來偶數年的台灣雙年展。

2018年台灣雙年展名為「野根莖」(9 / 22-2 / 10/19),其中有三十二位藝術家和團體,探索了制度框架之外的敘述(這是在前兩年迭代中的定義),並延伸至前衛和激進藝術團體的歷史。 台中也是一個小型畫廊網絡的所在地,如大象藝術,就展出了柯錫杰的照片作品(7 / 21-9 / 2)。

台灣最古老的城市台南已經建立起一個另類的藝術空間、畫廊、藝術家與策展人的聯繫網絡,

由藝術家和策展人共同生活和經營空間,如海馬迴光畫館、絕對空間和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等,這有助於圍繞藝術創作進行批判性對話。東南城市台東推出了第一個地景藝術節「南方以南」(5 / 26-9 / 1),由林怡華策劃,主打藝術家如豪華朗機工、黃博志 、吳思嶔和吳燦政等,動員了好些台北和其他地方的藝術社區前往東南沿海。

一些私人基金會同樣支持藝術。富邦藝術基金會由富邦金融集團支持,贊助公共藝術項目和講座。 而自2002年以來,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則贊助了台新藝術獎。2018年,其150萬新台幣(約49,000美元)的大獎被授予給「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由首席策展人龔卓軍(也是2018年台灣雙年展策展人)牽頭,協同策展團隊陳伯義、陳宣誠、陳盈瑛、黃瓊瑩共同策劃, 啟動了當代藝術和宗教文化、民俗工藝之間的美學對話。而100萬新台幣(約32,000美元)的視覺藝術獎則頒發給了姚瑞中關於台灣大型宗教雕像興衰的系列作;而另一個價值100萬新台幣的表演藝術獎則頒贈給了布拉瑞揚舞團文化基金會。

在亞洲區內,陳界仁在五月榮獲第十二屆「AAC藝術中國」的年度藝術家獎項;及後更在釜山現代美術館展出(6 / 16-8 / 12)。另一方面,李明維則參加了多個國際博物館展覽,其中最著名的是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10 / 10-11 / 4)和雅加達的馬來世界現代及當代藝術博物館(11 / 17-3 / 10/19)。

為了滿足他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果的創作項目,許家維參加了第二十一屆悉尼雙年展(3 / 16-6 / 11)、第十二屆光州雙年展(9 / 7-11 / 11)、釜山2018年雙年展(9 / 8-11 / 11)、第十二屆上海雙年展(11 / 10-3 / 10/19)和2018年曼谷藝術雙年展(10 / 19-2 / 3/19)。許家維的新作品探索了馬來貘的生活,並在紐約的ISCP國際藝術工作室放映(10 / 30-1 / 25/19)。在2018年泰國雙年展(11 / 2-2 / 28/19)上,涂維政在甲米雙峰洞展示了他的《甲米神話遺跡》系列(2018年);而豪華朗機工團隊則展示了作品《過境之時》(2018年)。周育正在2018年利物浦雙年展(7 / 14-10 / 28)中亮相,侯怡亭和何采柔參加了第九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11 / 24-4 / 28/19)。蔡佳葳在曼徹斯特的華人藝術中心舉辦了個展(10 / 12-1 / 20/19),並分別在台中、紐約、聖何塞、高雄和新加坡的機構參展。

2019年一月下旬,台北南港展覽館將舉辦一場全新藝術博覽會 —— 台北當代 —— 由香港國際藝術展總監Magnus Renfrew領導。多媒體藝術家鄭淑麗將代表台灣參加第五十八屆威尼斯雙年展,是第一位在威尼斯代表台灣的女性 ,並將在西班牙哲學家Paul B. Preciado策展下籌辦個展。其主題將基於和性別、性向和種族另類有關的十個歷史和當代監禁案件。

SUBSCRIBE NOW to receive ArtAsiaPacific’s print editions, including the current issue with this article, for only USD 85 a year or USD 160 for two years.  

ORDER the 2019 Almanac, in which this article is printed, for USD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