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電子競技驚人的流行程度和手機遊戲的盛行,電子遊戲現在儼然已經成為了主流娛樂的一部分。甚至在藝術界,這種形式也已经被接受为一种创作媒介。鄭曦然(Ian Cheng )編制了一個電子遊戲系統模擬三個藝術家想像的社群,創作了“使者”(Emissary)(2015-17) 三聯作。在紐約皇后區(Queens)的MoMA PS1 展廳,這個系列在三個屏幕上播放展示。每個視頻裝置也在MoMA PS1的網站上持續直播六個月。博物館的網頁和專門為遊戲玩家設計的Twitch視頻播放平台同步聯通。
無論是《熵牧人》(Entropy Wrangler ) (2013) 中運用的運動捕捉技術,還是給騙子樂團製作的音樂視頻「鬼崽子」(2012)裡的毛刺動畫效果,鄭曦然的早期作品趨向於狂亂、令人不安的風格。然而,在他最近的視頻作品中,這位持有認知科學學位的藝術家意圖求取混亂之中的秩序。他將製作「虛擬生態系統」比做化學反應實驗:「你把化學試劑放在一起,然後看著就行。它會炸起來。」
的確如其所言,在《神踞之下的使者》(Emissary in the Squat of Gods) (2015) 中,火山爆發威脅著視頻裡的這個前意識社群。當人們感到火山帶來的震動之際,他們的生死取決於一個化名「年輕古人」(“young ancient”)的小女孩能否說服村民及時逃離山腳。 這個作品能夠自導展開,所以每次播放情節都會改變。看著全景, 我試圖評估這個女孩進展如何;有時候,她一籌莫展,總是被一點灰燼、突然跳出來的「回聲貓頭鷹」或其他事物打亂。仔細看著放大視圖,我發現其他人兀自營生──吃飯、睡覺、消遣——才意識到在這個遊戲重播之前火山就已經爆發了,衍生出了一個新的社群。
1989年的電遊SimCity及其後的副產品為鄭曦然提供了強大的影響力。這些遊戲都沒有主角,所有關係都只介乎於玩家和遊戲系統之間。鄭曦然說整個城市「好比一個小寵物」。離開展覽後,能回到家用自己的手提電腦隨時跟進這些視頻的動態直播讓我感到欣慰,彷彿這些人物是真的活著,互相之間存在著微妙、隨時間改變的關係。可能這也是鄭曦然的意圖:我們不只關心三聯作中的某一個敘述者,而是被整個模擬動畫吸引。
伴隨這個展覽的還有鄭曦然自己設計的指南,就像自然歷史博物館中能提取的小冊子,簡短的介紹視頻裡不同的角色和野生動物。但是,當我仰望著屏幕的時候,我意識到自己在欣賞鄭曦然創造的宇宙的複雜性之餘,也被一些微不足道的細節牽動。在第二個視頻裝置Emissary Forks at Perfection(2015-16)中, 一隻柴犬有一項任務:從一個被重啓的21世紀的人類那裡提取信息,但是我對此並沒有那麼強烈的興趣;我更喜歡觀察它和其他的狗互動的樂趣。
第三個視頻裝置Emissary Sunsets the Self(2017)帶我們來到遙遠的未來,那時候人工智能已經完全取代了人類,並應用一個“Puddle”來佔有鄰近的植物,讓“Oomen”十分警惕。 Oomen看起來既像人又像貓鼬。我又一次興致盎然的觀察Oomen對Puddle的不同反應,一些人踮著腳尖靠近又趕緊逃走,另一些人徑直穿了過去。
就像在SimCity中那樣,玩家要維護管道和電網才能讓城市蓬勃運轉,鄭曦然的作品中的決策過程也都是日常瑣事 。但是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其他干擾讓情況變得棘手的時候,這些想像共同體的主次矛盾就會更替,而人與人的關係馬上隨之改變。正是“使者”系列中的這些轉折重現了人類行為的複雜性。人性的豐富難以被鴻篇巨製概括,一切全在細節中衍變。
SUBSCRIBE NOW to receive ArtAsiaPacific’s print editions, including the current issue with this article, for only USD 85 a year or USD 160 for two years.
ORDER the print edition of the July/August 2017 issue, in which this article is printed, for USD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