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R
E
V
N
E
X
T

KUNIÉ SUGIURANamu (2), 1994, unique toned gelatin silver print,
102 × 77 cm. Copyright Kunié Sugiura, courtesy Leslie Tonkonow
Artworks + Projects, New York.

放慢細看

Also available in:  Arabic  English

當忙碌的藝術日曆於北半球開始減速,《亞太藝術》的七/八月刊聚焦有條不紊地捕捉時間、地方中構成個人和集體記憶微妙方面的藝術家。我們以概念攝影師杉浦邦恵(Kunie Sugiura)作為封面專題,本刊特約編輯HG Masters從60年代初起步,形容她離開日本前往美國,概覽杉浦的職業生涯。她離開芝加哥藝術學院後,搬到紐約,開始拍攝日常生活——街道、建築物、公園、寵物、朋友——但是識別細節卻被清除。她用雕塑和畫畫的技巧——例如將圖像打印在鋪滿光乳劑的畫布上,或將黑白色的畫布放在自己攝影圖像旁——把這些圖像合併。在她的紐約唐人街工作室中,對生活朝露有興趣的杉浦向Masters解釋:「我覺得對我的作品下定義非常困難,因為我來自日本,當地女性有更大壓力要以某種方式行事. . . 這裡真的沒關係. . . 我覺得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而沒有人會阻止,所以我感到更自由。」

倫敦的Rana Begum也從城市環境中找到靈感和瞬間感受。《亞太藝術》駐倫敦編輯Ned Carter Miles在Begum的工作室裏跟她談及鮮豔色彩的畫像、雕塑及公共裝置。雖然Begum大部分的作品令人想起城市中的短暫時刻,但是她也參考了在孟加拉的童年回憶喚起了的青春光彩。Miles思考說:「在更廣泛的意義來說,Begum不是在開發一種特定於任何一個歷史或身份的藝術語言,而是傳達一種共同的經驗。」

在廣州,巴黎蓬皮杜現代美術館的現代藝術策展人馬容元跟視頻藝術家周滔討論他的冥想實踐。初看,這位41歲的藝術家比較近期的作品,包括在今年威尼斯雙年展上首播的凡洞(2017) (The Worldly Cave (Fan Dong))是他在世界各地——亞利桑那州、曼谷以及中國各地——的駐地或展覽期間時拍攝的日常生活記錄影片。他把片段合併,創造了一個所有辨別特徵都被刪除、無縫、熟悉但又異常的氛圍。馬容元將這種細緻水平與傳統中國水墨畫作比較:「在這種具有文化特色的藝術形式中,風景被剝去了具體的形式而被重新定義為剪影和印象. . . 這些研究點連同周滔見證廣州及其周邊地區快速的城市化,無疑對他的藝術產生了影響。」

同樣地,在「Inside Burger Collection」的特寫中,Isa Cossement跟比利時概念藝術家Kris Martin作訪問。Martin對日常生活中找到的事物進行糢糊的修改,探索人類狀況的問題。他特別對時間的概念感到被挑戰,例如在他2005年的作品Vase中,Martin摔破了一件大型的中國瓷器,然後在每次展出作品時都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一起,展示了破壞和更新的無限循環。正如他透露:「這是最棘手的問題。 在視覺藝術中,時間總是靜止的;而挑戰就在於如何在形成圖像時揭示時間的概念。」

在今期的「散文」部分,《亞太藝術》特約編輯Antony Dapiran於香港回歸二十週年思考該地的命運。著學者Ackbar Abbas於1997年刊登具有影響力的文章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Dapiran認為過去二十年針對身份和集體記憶的辯論和行動對香港的創意階層而言是一種福音。

今期的人物專訪包括基於布里斯班動能聲音藝術家Ross Manning以及新晉菲律賓藝術家Cian Dayrit;他們都深入探討了自己祖國的虛構和歷史性敘事。我們亦介紹了香港大學副校長Ian Holliday,他逐漸地收集了來自緬甸的當代藝術作品,目前包含一千多幅畫。極簡主義藝術家及學者Rasheed Araeen的作品在今年的卡薩爾和雅典的Documenta 14以及威尼斯雙年展都有出現;他為《亞太藝術》反思於1985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雕塑園中發現英國現代主義安東尼·卡羅(Anthony Caro)一件鮮為人知的作品令人振奮的經歷。在「觀點」環節,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Atassi藝術與文化基金會(Atassi Foundation for Arts and Culture)的董事Shireen Atassi介紹她家族作為藝術和文化的顧客的願景。她引用敘利亞和西亞的觀點,說:「這個基金會成為我們抵制敘利亞面臨的痛苦和破壞的武器。通過創立基金會,我們不再是被動者,成為了維護敘利亞藝術創作界集體記憶的積極發起者。」

在「我在工作室」章節中,本刊主編Ysabelle Cheung在畫家黎清妍(Firenze Lai)送出她憂鬱、夢幻般的人像畫至威尼斯雙年展賈爾迪尼中央館前夕,前往香港新界去探訪她工作室。各種不同的椅子散佈在她的工作場所裏。黎清妍表示:「我不是在畫人物, 而是正在嘗試描述人們如何適應自己的環境,以及那個環境何塑造他們的心理和身體。」正如在本刊中其他藝術家的作品,黎清妍剝走她陌生人畫像中的所有細節 。讀者能通過藝術家了解到日常環境中這些隱約細節的角色,協助我們了解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

SUBSCRIBE NOW to receive ArtAsiaPacific’s print editions, including the current issue with this article, for only USD 85 a year or USD 160 for two years.  

ORDER the print edition of the July/August 2017 issue, in which this article is printed, for USD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