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面上看,多項軼事見證了全球不同地區隨著商業活動和旅遊業全球化變成一致模樣。然而,若然細心觀察,有些地點的歷史仍然保留著動人的故事和精彩的細節。今期《亞太藝術》細看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各自講述自己國家的故事,探討他們的社區如何理解關鍵事故,或透過研究傳統文化而建構嶄新的的虛構世界。
《亞太藝術》評論編輯吳禮謙為今期撰寫封面專題文章,深入研究高科技且極具創意的日本藝術家組合teamLab。teamLab聚集了大約400名成員,當中包括藝術家、電腦編程人員、工程師、電腦繪圖家、數學家、建築師、網絡設計員及平面設計師。他們利用先進科技,取材於日本前現代風格和大自然,製造裝置藝術,迷著世界各地的觀眾。最先吸引吳禮謙的作品是一組六屏數碼影片的大型裝置,描繪了日本著名的農業保育區豐後高田市。乍看之下,teamLab模仿了一幅傳統屏風畫,描繪著一個千年不變的農村城鎮。但是,他們這幅屏風畫其實是一個數碼複製品,捕捉著農民種植、播種和收割的影像,將在未來的一千年內逐漸呈現出來,意味著生物和大自然將會在數碼層面上維持下去。
同樣地,孟買藝術家Nalini Malani利用實驗性的繪畫、電影、相片、表演、視頻皮影戲吸引觀眾,探索被劃分的印度的文化遺產。她在十月和三月於巴黎龐畢度文化中心和意大利里沃利城堡博物館舉行大型回顧展之前,與巴塞爾藝術博物館節目策展人Daniel Kurjaković討論關於其作品鮮為人知的故事。兩處影響Malani創作的地方分別是在其位於班德拉舊工作室附近被市政府夷平的貧民窟,以及她以前在孟買Lohar Chawl工人階級鄰舍的駐地現場。
黎巴嫩跨界藝術家Lamia Joreige也嘗試了解地方演變的模式。本刊特約編輯HG Masters介紹這位藝術家如何透過藝術品引導觀眾去探索她的家鄉貝魯特,從2000年開始的視頻製作Objects of War(影片中,藝術家請來朋友談論黎巴嫩戰期時他們所重視的物件),到她最近於2013年出版的讀物Objects Missing from the National Museum of Beirut。正如Masters解釋:「將這個城市當作一張重寫本是Joreige酷愛的比喻。」
《亞太藝術》撰稿編輯Jyoti Dhar通過創傷和藝術實踐的積極影響,介紹斯里蘭卡籍藝術家Jagath Weerasinghe的作品。二十五年以來,這名藝術家、老師和建築師積極透過其富於感情的人像畫、表演和裝置藝術去回應國家數十年的內戰。
最後,在我們的特別專欄「Inside Burger Collection」,Bharti Lalwani透過近期紐約市亞洲協會博物館舉辦的聯展「Lucid Dreams and Distant Visions: South Asian Art in the Diaspora」,以及一連三天在亞洲協會博物館和紐約皇后區藝術博物館舉行的研討會「Fatal Love: Where Are We Now?」的框架下,探討家的概念,特別針對美籍南亞裔社區的創意人員。
今期人物專欄為讀者介紹四位精力旺盛、雄心勃勃的藝術家,當中包括麻省理工大學媒體實驗室日裔英國藝術家Sputniko!的虛擬冒險製作,比如可穿戴的2010年作品Menstruation Machine – Takashi’s Take;駐紐約伊朗抽象畫家Ali Banisadr,其畫作常參考至發生在1978–79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運用巴基斯坦傳統民間藝術創作方式探問性愛和性別身份等具爭議主題的駐倫敦藝術家Faiza Butt;及利用動力機器探索個人澳洲土著血統的Robert Andrew。
另外,定期投稿者Joe Zhu在「快信」專欄談及香港的中國大陸鄰居:彷彿在一夜間,深圳佈滿了藝術愛好者、工作室和展覽空間。在「一對一」專欄裡,柬埔寨藝術家Khvay Samnang講述欣賞張洹利用肉體、時間和空間去解說周遭環境和社會政治事務的原因。而在「重點」專欄,代表香港畫廊Empty Gallery的鄭成然指出當前購買藝術的標準有傾向使藝術市場維持封閉的趨勢。他懇請未來藝術贊助人「資助只有你負擔得起、只有你會繼續資助、只有你曾看過的藝術品。而且,不要畏懼錦繡和混沌的衝湧,因為藝術本來就是紊亂無序。」
SUBSCRIBE NOW to receive ArtAsiaPacific’s print editions, including the current issue with this article, for only USD 85 a year or USD 160 for two years.
ORDER the print edition of the September/October 2017 issue, in which this article is printed, for USD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