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R
E
V
N
E
X
T

張奕滿,《Foreign Affairs #10》,2018年。UV 打印、胚布油畫布,200 x 130 × 5 厘米。影像由藝術家提供。

龍,九頭蛇和二十一世紀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1993年,當《亞太藝術》印刷第一期的時候,互聯網才剛破殼而出。萬維網仍然是一隻雛鴨,在全球化溝通的水域地下學習着游泳。今天互聯網和它的網民、億萬社交媒體用戶, 就類似於──原諒我這個錯雜的隱喻──一隻巨型的電子魷魚扭動着它的觸鬚,偏愛發放虛假新聞,鼓勵網絡欺凌和剝削牟利,並在催生成癮性和失眠的同時允許着網絡釣魚、罵戰和垃圾郵件等各種陋習。

要合成和控制這隻胡作非為的野獸,並將它安放在雜誌的封頁之間需要大量的才能和天賦,更別說時間和精力了。自從2003年《亞太藝術》在網絡上線之後,我們試圖追趕上網絡永不止息的步伐和反覆無常──在不印刷出相同的人造荷爾蒙、類固醇、皮質素和抗抑鬱劑的情況下,接觸更廣大、年輕的讀者群。對他們來說藝術雜誌可能更像過去的文物,仿如一具恐龍化石。在2018年,這頭二十一世紀的科技九頭蛇變得更多樣化、生動,並且比以往都更有活力。

過去二十五年間,當代藝術這座「侏羅紀公園」和虛擬世界相結合。如果你願意,它已經跨越了邊界、文化、性別和階級。藝術市場憑着本身的條件成為了一隻聰敏的章魚,它變得更強大、更豐富、更複雜和全球化──也許最重要的是,在向當代文化伸展觸角的過程中變得更透明。我們正以如此危險、興奮、對抗和政治化的速度飛快進化着;亦因此我們必須比以往更刻不容緩地面對藝術家及其受眾,以及跨世代關係的問題。

有鑑於我們多世代的撰稿人和讀者的多面性,這一期二十五週年特刊着眼於未來──我們對於未來的期待以及我們能從今天的運作方式中學到甚麼。本期有一部分科幻文學,一部分史學研究,還有一部分是對當前現實進行的務實盤點。本期內容由各個開創新局面的藝術家、策展人、藝廊人以及其他文化界人物提供,而他們拒絕對逼在眉睫的未來進行膚淺的分析。我們首先從用作封面的新加坡藝術家張奕滿的作品開始:乍看之下有如棋盤般的未來主義門廊、或是通向未知的入口,其實是多張大使館後門的複製照片──出於法律原因必須保持匿名──而且全部拍攝於2018年。未來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儘管我們受限於國家的制度、歷史文化和現時的安全配置。

在三篇週年限定的專題中,我們從多個角度展望了2050年。在「未來機構」專題中,Art Gallery of South Australia新上任的總監Rhana Devenport主張為私人、公共和混合博物館提供適用於「防禦,民粹,短時效,即時互聯,國家競爭和後真相時代」的透明資助模式。上海吳淞國際藝術城發展研究院的藝術總監李龍雨則用一個隱喻解釋了他所提倡的機構作為生態化平台的設想:「我們建立了屋子,屋子塑造了我們。」M+策展人陳伯康、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的教授Sarah Kenderdine以及展覽「Casco Art Institute: Working for the Common」的總監及策展人Binna Choi分別審視了建築學的實踐、藝術空間的數碼存檔和公地政治。在「未來城市」專題中,我們邀請了藝術家Ahmed Mater、張奕滿、Tallur LN、劉唱和陳璽安、以及藝評人Sumi Kang,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地球之上(甚或是之外)的文化生活。由此產生的文本內容包括了新城市總體規劃的問題;來自後末日新加坡的訊息;一份把班加羅爾的人口遷移至月球的提案;一份利用先進科技恢復被遺忘的中國本土方言的報告;以及有關在未來的亞洲大都會帶中呈現「現在」的想法。在「未來市場」專題中,我們邀請了二十五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廊人以草圖或是簡短的幾句話,來預測未來幾十年裏銷售、購買以及藝術品交易的走向。

關於前路發展的主題延伸至Essays部分。Centre Pompidou的策展人馬容元和Tate Modern的Clara Kim討論了當前的策展手法其及如何創新。印尼收藏家Wiyu Wahono對比了西方藝術的歷史重要性以及他祖國的文化,敦促現在和未來的收藏家們在這個不斷變換中心的世界中挑戰對藝術品的看法。

我們的常規專欄和文章都同樣關注了在變化過度膨脹的轉型時代中的新敘事形式。在這一期在新興藝術家的特別專題中,透過Part-time Suite、Morehshin Allahyari、Soda_Jerk、Pannaphan Yodmanee和Özgür Kar的作品,我們學習了後網絡時代所產生的新敘事模式。但是我們並沒有完全拋棄過去──特別專題「當年今日」重溫了以前一百零九期《亞太藝術》中有深遠影響的文本。比如一篇1996年出版,由獨立策展人金有燕撰寫的關於離散的韓國藝術家藝術手法的論文。在Inside Burger Collection,策展人Gianni Jetzer探討了Langen Foundation在杜塞道夫展出的「How to See [What Isn’t There]」展覽,重新檢視了非物質方面的東西如何塑造我們的現實生活。

在本刊的另一角,律師Ryan Su告誡了我們購買藝術品時對於拍賣行獲得作品的出處應該保持懷疑的態度,並列出幾條最好的路線,保證交易不會被官司拖累、藝術品不會被法庭沒收。在One on One中,駐香港藝術家組合MAP Office向越裔日本藝術家阮初芝淳致敬,他的水下影片平行呼應着他們對於群島和海洋文化的研究。而The Point中,香港藝術家楊嘉輝着筆於一個半虛構的欄目,討論了在充滿未來感的VR成人電影行業中對同性戀亞洲男性和凝視的顛覆。最後在Where I Work當中,《亞太藝術》帶大家前往Mit Jai Inn位於清邁的色彩鮮艷的工作室。這位藝術家不但着迷於顏料的原料性,更掛心在預示泰國文化未來的新一代年輕藝術家的實踐中。

在1993年,沒有人能夠預測、甚至想像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十年,當代藝術會是甚麼樣子。橫跨眾多城市──從伊斯坦布爾到貝魯特、上海到首爾、日惹到馬尼拉──到處充斥着有關未來的圖像、新聞和社交媒體帖子,就如我們今天看到的一樣。但是隨着日升月落,四季交替,當終於理解到這頭九頭蛇或電子機械魷魚就是我們奇妙的未來,請你放心地投身《亞太藝術》的數碼和實體刊物吧。

SUBSCRIBE NOW to receive ArtAsiaPacific’s print editions, including the current issue with this article, for only USD 85 a year or USD 160 for two years.  


ORDER the print edition of the September/October 2018 issue, in which this article is printed, for USD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