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已故艺术家的全部作品都强调对当前做出回应的渴望。大阪(田中敦子的故乡)的战后环境是“电气服”的出发点。在那里,新的技术发展为其带来了变化。她借鉴了霓虹广告符号的美学,创造出可以表达视觉景象并深入感官的服装。作品在展览中垂挂在铁架上成为一个雕塑装置,明亮色彩和手绘的灯交集的闪烁造成迷人的效果,既超然又有点挑衅。
田中在五十年代中期的作品皆与服装建造有关。“舞台服”(1957)是一个具玩味并充满活力的表演,在展览中通过影片和四个有趣的准备性研究展现。作品中,田中快速地更换着大量的订制服装,这些服装都强调约束和转变的概念。长长的裙边阻碍了随意的摆动,裙子一节节地散开,新的层次再从内里的口袋中露出来。“作品”(1955)使用布料的方式更加温和与简化,它是由三个一系列大幅黄色矩形棉布钉在墙上所组成,布料表面微弱的波纹上有污渍、皱痕还有泪水,却几乎没有艺术家手工的痕迹。“作品”在当时无疑是大胆的举动,它展示了日常生活用品的美学考虑,反映了“具体”对于材料本身固有物质的强调,而这个群体的名字本身就意味着“有形的”或“实在”。
田中对于“经验主义的”和“非物质性”的关注多少让她在“具体”中与众不同。“作品(铃)”(1955/2000)可能是她在早年作品中关注于此的最极端的表现,让观者不安地面临20个电铃的噪声。同样地,在1968年的影片“沙上圆圈”(由福泽博执导)中,她所参与的环境介入则关注于短暂的姿势。在一个既精致却又是即席沿着海滩而绘的图像中,田中在沙上刻出一列大型的圆形且由密集的线条交织而成。这些图案视觉上与“电气服”和其中对电灯泡和电路错综复杂的布局有关,然而它们仍然隐喻地传达出艺术家对于人、环境、材料、现象等等这些嵌入于日常生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关注。
展览的另一半展出田中从五十年代后期以来的绘画作品,展示了她对于从电气服变革出的抽象视觉语言的集中探索。这些作品以一种即时性与激烈的动态为特征。就分别像“作品”(1962)中的圆形互相推搡,和“作品” 1968(1968)中的一个套着一个,好像大量的细胞在画布的框架内跳动,然后以一组流畅的线网连接着,它们强烈的召唤着互相联系性-各方面存在的基础,从生理学到文化生活以至于科技系统。
也许田中的实践最重要的方面是她将她的所有作品皆视为“绘画”的一种形式,这个观念在展览图录中有着详尽的阐述,但展览中并未明确的表达出。尽管如此,所选的作品都传达了她从业五十年来贯彻的见解,清楚的描绘出了她早期实验性项目—写入战后日本先锋派艺术史中的开拓性作品—和随后绘画作品中丰富的内涵之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