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由约35幅作品组成,包括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美国的作品,创作时期从1913年至2009年不等。难以想象,展览如何充分地浓缩了长达一个世纪以来的各种艺术创新。
为了阐述那个时期异常动荡的政治与文化背景,展览使用大量展示板与说明文字,如此一来,在这个鉴赏家的知识领域空间中,参观者只能在那里获得少量关作品风格的资料。
举例来说,展览中包括吴昌硕(1844-1927)与陈半丁(1876-1970)明艳的牡丹卷轴画等作品,明显代表了海派自1840年代兴起后不曾间断地发挥着长久的影响力。可是,若缺乏充足的背景资料,参观者并不容易领悟他们的创新,而由于旁边摆放着更明显表现画家的实验性的作品,他们作品的视觉冲击并没有那么明显。然而,在展览中,由技艺高超的识时务者傅抱石(1904-65)所作的精美的山岳风景画,和吴冠中(1919-2010)所作的色彩鲜明的半抽象绘画作品尤其引人注目。
展览悬挂展示了由杰出画家张大千(1899-1983)绘画的四幅大型挂轴,这个决定虽然可以理解,但四幅作品巨大的差异显示出这展览想涵盖整个广阔的主题所遇到的难度。其中的两幅绘于1930年代的作品,一幅以粗犷的笔触与精细的线条描绘一位学者,另一幅仿吴镇(1280-1354)笔意的水墨山水画,与另外两幅作品作对比,即一幅大型的带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的印象派山水画,和一件仿制巨然(约活动于960-85)的重要作品,两幅皆作于张大千1949年离开中国之后。
相反地,展览中还有由台湾画家与诗人罗青(生于1948年)绘制的四幅山水诗文折叠册页,和外借的四幅刘丹(生于1953年)的新颖的作品和一件素描稿,其素描作品通过对细节谨慎理解从而探索了自然的结构;然而,在如此有限的空间,这些作品却显得过剩。这显示出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在这种相对缺乏资金并且价格不断增长的领域,迫切地需要一个获取收藏品的政策。展览中亦缺乏像潘天寿(1897-1971)或石鲁(1919-82)这种名家的作品,这也凸显了获取收藏品的难度。
若展览的目的是向大众推广水墨画,那么其馆藏的一件徐悲鸿(1895-1953)绘制的卷轴马图理应一并展出。然而,展览范围却扩大至涵盖了人物漫画与书法作品,其覆盖的地域范围亦很广,包括了美籍华人张洪(生于1954年)的感染心灵的山水画。张洪的作品连同由新浪潮艺术家王天德(生于1960年)创作的卷轴“数码”系列(2002-)和刘丹的作品,则被用来示范近年来注入水墨画的新血。
由于采取了这种分散式的方式,展览少有为20世纪中国与英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了独特的见解。1948年,爱新觉罗·溥仪的堂弟——溥佺(1913-91)的学生Katy Talati(生于1922年)将溥佺绘制的一幅精致的松鸦图带到英国,作为二人合作编成的中国画指南中的一部分,以供英国学生学习。
若然参展的艺术家的水平与成就跟上文提及的看齐,对他们作出严苛地批评,似乎太过严厉。 但若有一系列主题更为集中的展览,则无疑会雅俗共赏。人们可以想象这次展览所受到的时间、空间与资金上的种种限制,但我们仍然希望存在另外的选择方式,特别是地位如大英博物馆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