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R
E
V
N
E
X
T

Kawayan de Guia standing by Axis Bus, part of “Halsema AXS Art Project,” a  collaborative project between de Guia and the artist collective AXS. Courtesy Kawayan de Guia.

动荡的(部落的)时光

Kawayan de Guia

Philippines
Also available in:  Arabic  English

在他加禄语中,Kawayan意为“竹子”,Kawayan de Guia也人如其名,身型瘦长,说话温柔。虽然马尼拉都会区是菲律宾主流艺术界的堡垒,de Guia却住在家乡碧瑶的科迪勒拉山区,他的许多作品的主题也是这里。

多年以来,碧瑶与高山省水稻种植内陆地唯一的交通方式便是行驶在险象环生的山路上摇摇晃晃的Dangwa巴士。如今,空调巴士载着游客行驶在新建的高速公路上,交通比以前方便得多,而这一地区的文化结构也因此正在改变。这些事情都是de Guia的在2012年11月的新项目“Halsema AXS艺术项目”中的重点。

大约30位艺术家——大部分来自碧瑶——在五天内乘坐一辆退役的Dangwa巴士,沿着Halsema 高速公路走了120公里。 De Guia想尝试说服从手工艺工匠到概念艺术家一众艺术从业者一同乘车,在路程中透过创作特定地点的短暂艺术作品, 与当地社区交流。他自己的工作是在每个地点支起巴士形帐篷,和以鸡粪(一种常用肥料)造成的“雪人”直立于高速公路的最高点, 成为爱好照相的游客的观光景点。他解释说,“它和旅游有关,但同时也表达出山区如何变为垃圾。因为过度耕种,土地质量正迅速地下降。”

出发前,de Guia在十月末于马尼拉都会区的Mo Space画廊举办展览与募款活动。他蹲坐在一件用帐篷材料做成的等大的Dangwa巴士前的大型木刻上,阐述他的作品。作品将包括沿着Halsema高速公路收集来的物品,另人联想起Rene Aquitania 1986年的Lakaran项目,艺术家在推翻马科斯政权革命后不久,拉着一辆写有“为了和平的艺术”的蔬菜手推车,从碧瑶走到马尼拉,沿路捡拾物品。正如Aquitania的作品,de Guia的装置和绘画都结合了现成物品,它们在自然环境被捡拾到、从民族风格手工艺店取来、在小巷中被偷窃、在垃圾场找到,甚至在他家中的垃圾中寻回。他说,“这些物品都有价值,只不过他们坏了,或者被人遗忘了。”他们大都有属于某些人的共鸣,但这也是de Guia正寻求唤醒的集体回忆的一部分。

De Guia希望在区内举办一场艺术节的念头,来自他的儿时记忆。首届碧瑶国际艺术节在1989年开幕,由碧瑶艺术协会创办,成员包括享誉全国的艺术家Benedicto Cabrera(BenCab)和de Guia的父亲、著名的电影制作人Kidlat Tahimik(也称为Eric de Guia)。在随后十年里,碧瑶成为艺术热点,来自马尼拉的策展人来此探索当地的艺术界。“艺术节确实超前,它可能是菲律宾首个由艺术家自行举办的艺术节,”de Guia说。这次“AXS艺术项目”渴望使碧瑶艺术界重新回归重要地位。

最初碧瑶艺术协会与居住在山区的土著合作。小de Guia认为他的父辈对提升高地文化的认知作出了贡献,并且通过艺术向部落逐渐灌以新的自豪感。“菲律宾人过去将住在山区的人统称为伊哥洛人(Igorots),这是西班牙殖民者曾用的贬义词。现在科迪勒拉山人会自豪的说‘我是伊富高人(Ifugao)’或‘我是卡林阿人(Kalinga)’或‘我是Ibaloi人。’”De Guia早年便生活在这些社会背景下,还有生来便身处其中的菲律宾中产(burgis)圈子里。

他的第一、二次个展为他的事业定下了基调。首场个展于1995年在菲律宾艺术高中举办,这是马科斯时期建在吕宋的玛其林山的综合大楼,当时人们认为文化是建设民族国家的重要一环。为了这场展览,他将100个米奇老鼠复制品肢解、关在笼里并用火点燃,向他所受的教育致意。De Guia解释道,“我的父亲总用古怪的方式质问,什么是菲律宾人?他总是用米奇老鼠表示我们被美国人‘善意的同化’。特洛伊般的米奇老鼠最初的时候非常可爱,最后却造成巨大的伤害。”

毕业之后,de Guia认为必须逃离社会的期望,因此他到处旅行并且像他自己所说,“找寻自己的方向”。最初他追随佛教途径,从日本跋涉到加德满都,路上创作并记录短暂的艺术作品,后来由Joselina Cruz,也就是当时帕西格Lopez博物馆的馆长,在2001年策划成展览“从地到天:Kawayan de Guia”。他在2007年在马尼拉Drawing Room画廊举办的展览“孵化器”中承认受到前辈艺术家们的影响,该展览展出用了各种材料拼凑而成的人像,包括曾经担任他导师的BenCab、Aquitania、Santiago Bose、Roberto Villanueva、Agnes Arellano、Tommy Hafalla和他的父亲Kidlat。“孵化器”让他获得2008年Ateneo艺术奖——为年轻艺术家设立的权威奖项。

De Guia在2009年在Drawing Room画廊举办的展览“Katas Ng Pilipinas-God Knows Hudas Not Pay”中,夸张地装饰了一系列废弃了的投币自动唱机,这些投币自动唱机都是60到70年代时透过美军基地带到碧瑶的。De Guia对于菲律宾人日常生活中的又喧闹又多愁善感的音乐非常敏感。他问道,“这些自动唱机与菲律宾人和情歌有什么关系呢?”让他觉得感动的是,自动唱机看起来很像小公共汽车(jeepney),这是使用美国吉普车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由于配上了庸俗的流行元素、宗教图像和闪光的铬合金装置,显得特别具有菲律宾味道,而这些装饰元素也被de Guia运用于他的“小公共汽车兼自动唱片机”合成作品中。

另一个获奖展览“Bomba”,是2010年由菲律宾大学Vargas博物馆的Patrick Flores策展,de Guia展示了一列鱼雷形、像迪斯科舞厅那样的镜子从天花板垂挂下来,还有用了巨大的扬声器高声地播放着情歌。他在调侃“bomba”的一语双关——西班牙语是“炸弹”,而同时也是形容80年代流行的软色情电影的词语。“我真正的目的是要营造派对的疯狂。我觉得这个世界并不是朝向对的方向发展,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当你让人们在疯狂的社交活动中聚在一起,尤其是如果混杂了不相关的人们时,对话就会产生了。”

虽然de Guia正忙于准备2013年许多的国际活动——他是新加坡双年展众多联合策展人中的一位,并由Drawing Room画廊策划、在新加坡吉尔曼军营艺术区举行个展——他仍然全心全意的投入碧瑶与当地艺术界。“这些是动荡的时光,”他说,“生活的各种不同的压力融合在一起。”对de Guia来说,艺术从混合的社会文化影响取材并将这方面展示出来,而这种混合的社会文化,正组成了菲律宾人的身份,最终将不同部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就算没有交融,至少也会是一个很棒的跨文化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