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这欢乐的时刻,我们的编辑与设计团队合作编选 “Special Features” (特别专题)来为杂志注入新活力。三月初,ArtAsiaPacific邀请了几位区内的博物馆总监、馆长、作家、收藏家和画廊主人来香港聚会。他们讨论了亚洲文化基础近二十年来发生的变化,同时也思考了目前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困难的策略。我们从他们的热烈交流中摘录了一部分——包括一位正在特拉维夫度周末的巡回策展人,以及一位被困在新加坡机场的驻达卡的摄影师兼社运人士的Skype视像通话,而完整的版本则将发布在我们的网站上。
作为另一项回顾与展望的活动,我们在名为 “Time Capsule” (时间锦囊)的专题中邀请了四位撰稿者,为他们之前在ArtAsiaPacific上发表的文章提供评论、后续及补录。时间在变,作者及其写作主题也在发生改变,但正如这些文章所揭示的,作者们对当初议题的关注只会随着时间流逝不断加深。在三篇摄影文章中,我们回溯时光,细看1990至2000年代这十年间,伊斯坦布尔、卡拉奇与拉合尔和日惹的艺术世界,通过镜头回顾彼时彼地的艺术家、馆长及重要人物。另外,我们还重新制作了杂志15周年纪念刊的“影响力与新生代”栏目,只是这一次,我们请八位过去及现任AAP的作为另一项回顾与展望的活动,我们在名为 “Time Capsule” (时间锦囊)的专题中邀请了四位撰稿者,为他们之前在ArtAsiaPacific上发表的文章提供评论、后续及补录。时间在变,作者及其写作主题也在发生改变,但正如这些文章所揭示的,作者们对当初议题的关注只会随着时间流逝不断加深。在三篇摄影文章中,我们回溯时光,细看1990及2000年代这十年间,伊斯坦布尔、卡拉奇与拉合尔和日惹的艺术世界,通过镜头回顾彼时彼地的艺术家、馆长及重要人物。另外,我们还重新制作了杂志15周年纪念刊的“影响力与新生代”栏目,只是这一次,我们请八位过去及现任AAP的编辑,将被时空隔断的种种艺术实践重新连接起来。
我们也将开展一项为期一年的专题“20/20”,关注那些重要的——即具有影响力但可能并非经典的——艺术项目,它们是自1993年起的每一年被制作或组织的项目,与我们的杂志一同书写了20年的历史。这些项目标志着一些重大的时刻——关于开始或结束,发现或成熟——改变着我们看待艺术实践或艺术社群的方式。
除此之外,我们的长期专栏“Where I Work”(我工作的地方)也获得了贵宾级待遇。在北京,电影摄影师杜可风(Christopher Doyle)与作家Andrew Cohen拜访了草场地艺术区里中国最富幽默感的艺术家、异见者、恶作剧者,现在也是一位重金属摇滚乐手的艾未未先生。在东京,记者Edan Corkill和摄影师Yuriko Nakao也有幸窥探到了草间弥生女士充满活力的思想以及她的工作室,并讨论了她在那里创作令人惊叹且异乎寻常的画作。
在 “Profiles” (人物)部分,我们研究了三位将在五月末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出展的艺术家,以及活跃的收藏家兼赞助人Monique Burger,她的由Daniel Kurjaković策展的“四部曲”展览系列即将在五月于香港举行。助理编辑Noelle Bodick在迪拜拜访了Mohammed Kazim,他正在为威尼斯双年展的阿联酋馆做准备工作。在纽约的长岛,评论编辑Hanae Ko与金守子(Kimsooja)在她的工作室里讨论了她改造韩国馆的计划。而自由撰稿人HG Masters则趁录像艺术家Ali Kazma为土耳其馆进行新一轮创作的间隙,在伊斯坦布尔采访了他。
在 “Essays” (短文)部分,我们同时聚焦于历史时刻和当代潮流。布里斯班的昆士兰艺术画廊前总监Doug Hall回忆了二十多年前亚太三年展的早期情况,而在香港,Para/Site的共同创办人梁志和则描述了在2001年举办的“空间旅行”论坛,将当地许多尚未成熟的非赢利组织聚集在一起。Susan Gibb观察着澳洲的博物馆重新思考应如何展示永久展品及其意义所在。陈幸宇则讨论了上海新开放的私营美术馆——龙美术馆的潜力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
在杂志的其余部分,我们在 “Previews” (预告)中提供了即将开幕的威尼斯双年展和各国家馆的情况一览。新媒体艺术家Shilpa Gupta在 “One on One” ( 一对一)表达了她对Sudhir Patwardhan的画作的热爱。“Dispatch” (快讯)专栏里,健谈的艺术家张弈满 (Heman Chong) 与特约编辑Ho Rui An一起评论了新加坡集中式的艺术政策。
在本期加长的 “Reviews” (评论)部分,我们四处游览,从悉尼至首尔,在布里斯班、新加坡、曼谷、胡志明市、广州、香港和台北停留。在西亚,我们参观了伊斯坦布尔和科威特城中的展览,之后又仔细研究了第11届沙迦双年展。执行编辑John Jervis参观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艺术馆的“中东之光”展览,而评论编辑Hanae Ko则漫步在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螺旋楼梯上,思考“具体美术运动”留下了怎样的影响。在本期的 “Book Review” (书评)部分里,资深编辑Don J. Cohn不再批评最新发表的艺术论文,而推荐了三本关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书籍,认为它们是任何对此题材有兴趣的读者或是专业汉学家,都不失为必读书目。(注意:其一本是有1,100多页不含插图的书。)
如果本期杂志对一直关注我们的忠实读者来说有些不同,那不仅是因为我们如今正值青春的20岁。我们的艺术总监Danielle Huthart,摄影编辑Ann Woo与设计师Beryl Kwan也赋予了本期杂志崭新的面貌,以使文字与图片有更大的呼吸空间。假使你对本期封面上的鲜丽的香港甜食很好奇,我想告诉你它们不仅色泽诱人,同时也美味无比。
需要承认我们很关心外表——这毕竟是一本艺术杂志——但我们也同样关注我们20年来都一直不变的中心使命:提醒这个世界,当代艺术最瑰丽的珍珠并非生长在大西洋沿岸,而存在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也提醒我们自己,没有事情比邀请世界跟我们一起下海寻找奇珍更为快乐。毕竟,如同许多香港居民所证实的那样,每天下海游泳,正是永葆青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