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一些私人赞助与艺术家营运组织,今天的情况远远比当初乐观的多。广州关于当代艺术的主要机构包括广东时代美术馆、博尔赫斯书店当代艺术机构、维他命艺术空间和观察社。另外,位于市郊的小洲村附近,还有许多年轻艺术家自发组建的实验性空间,如2008年建立的小型创意画廊腾挪空间。
广东时代美术馆于2010年10月建成,由时代地产集团赞助。设计者Rem Koolhaas 和 Alain Fouraux提议将美术馆置于城市边缘的一座居民的19楼上。它以非盈利组织的名义注册,旨在激发创新思想,联接艺术与社区,组织各方面的讲座、观影会和其他特别项目。每年该美术馆会举办四场主要展览——最近由侯瀚如策划的展览“自治区”,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6位艺术家的录像与装置,讨论了在当今时代保持自由与独立的可能性。与北京和上海相比,广州的政治气氛比较自由。虽然主题颇具争议,展览还是成功举办了,然而比较低调。最令人鼓舞的,纵使参观画廊这活动在中国还不流行,美术馆仍吸引了不少居住在屋苑及其周边的市民参与,当然免票入场、免费儿童艺术课堂和每年的社区艺术节等措施也有帮助。
博尔赫斯书店当代艺术机构从博尔赫斯书店伸延出来。创办者陈侗开办书店的初衷,来自他对法国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和“新小说”的研究。陈是一位艺术家,同时也是广州美术学院的艺术教授,他的方法就是把艺术当成文字和把文字当成艺术。因此,该机构的活动强调文学的研究与探索,举办一系列的展览和讲座。在2012年,陈与北京艺术家朱加在广州和北京创办了录像局,意在将录像艺术家的作品和资料编制成易于查找的归档保存,同时也定期组织向公众开放的展览活动。
在2002年成立的维他命艺术空间是一个具影响力的画廊兼艺术空间,旨在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体察与传统中国哲学思想的运用,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它对实验性项目的支持和艺术博览会的参与,将中国艺术家介绍到国际艺术界。另一个重要成员,是由亚洲艺术文献库的翁子健和当地艺术家在2008年建立的组织观察社,其通过每年在独立艺术空间举办的四到五场展览,支持广州和香港的年轻艺术家的发展。
广州的位置和布局便利,花费也相对较低。因为艺术圈子和市场都较小,社会责任也较少的艺术家就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创新和实验。另外,广州被珠三角的制造业设施所包围,艺术家可以很方便地生产作品。由于广东毗邻香港,又是中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地区,艺术家们也不缺乏信息交流的渠道。现在横穿中国的交通变得简单,国际艺术界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触手可及。一部分年轻艺术家毕业后可能还是会移居他处,但留在广州的也有一定优势。与北京和上海的奔忙喧嚣不同,这里更像是一个艺术生产的活跃基地,同时保持与真实生活的联系。我们希望这个新的模式能够进一步发展,甚至能够把已经离开的艺术家们重新吸引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