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R
E
V
N
E
X
T

Li Yuan-chia, Untitled, 1993, black-and-white print, handcolored with various inks, 24.5 × 20 cm. Courtesy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Taipei. 

观·点 李元佳回顾展

李元佳

Taiwan
Also available in:  Arabic  English

在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的李元佳(1929-94)回顾展,展出艺术家在四个主要创作阶段超过190件作品和档案。对于像我一样在过去鲜有机会亲眼见到其作品的观者来说尤为振奋。展览经过了周详的调查并谨慎地呈现于众,体现出策展团队有志于推动人们对李元佳的艺术生涯作出再一次的全面评价。

李元佳生于中国南部广西省的农民家庭,他早年由叔父收养。由于叔父在第二次中日战争(1937-45)中丧生,李元佳便与一群孤儿难民一起随国民党于1949年来到台湾。在那里,他学习艺术,也与同样师从于台湾抽象艺术之父李仲生(1912-84)的同学于1956年协助成立东方画会。李元佳在60年代初搬至意大利后便再未回过台湾。

展览的前半部分展出了李元佳在台北(1949-62)和波隆那(1962-66)期间的作品。艺术家在台北时,他在书法上的探索结合了东方传统与西方抽象艺术。李元佳在50年代末的作品中开始运用“点”——他将其形容为“万物启始与结束的地方”——后来成为他艺术创作的核心象征形式。在1967年发表于《国际工作室》(Studio International)杂志的一篇文章中,英籍评论人盖·布莱特(Guy Brett)曾写道:“‘点’代表了李元佳,他在空间里的旅程,通常是孤身一人的。”在波隆那时,李元佳在现代主义家具厂主Dino Gavina的资助下,发展出单色的绘画,画中的点,从细小平面的标记到较大的圆形,在画布上随机画上,而这些点只有四种颜色。他亦协助组成另一个绘画组织“Il Punto”(意为“点”),将当时的欧洲艺术潮流运用在其创作中。他的作品渐渐达致极简的状态,创作出一系列白色和单色的绘画,这些作品现在是伦敦泰特收藏的一部分,也在这次回顾展中展出。

展览以时间顺序呈现,内容流畅,并且在展览半程处有所停顿,墙壁上补充了李元佳的生平介绍并播放其艺术家友人及学者的采访录像。观者在了解李元佳的生平轶事后,更能进一步投入展览的后半部分,即李元佳在伦敦(1966-68)与坎布里亚(1968-94)的时期。

在伦敦,李元佳最初与Signals画廊合作,然后是Lisson画廊,展出具挑战的新派艺术,包括有动能与参与性元素的作品。在他艺术生涯正鼎盛时,他搬至英格兰西北部的坎布里亚,在那里,他专心地将一座农舍改造成李元佳艺术博物馆。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艺术博物馆举办了数量众多的展览与活动。在台北市立美术馆中也展出了一些相关文件与出版刊物,表明了李元佳密切地参与了艺术博物馆的运营。然而,在这时期,李元佳自己的艺术作品数量却有所下降;正如他当时的一封信中所写,“我再也不画画了,因为世界上任何你看到的都是我的作品。”人们可在展览中明显地感受到这艺术与生活的强烈认同。台湾艺评人游崴在收录于展览图录的文章中认为,李元佳对于艺术家这条另类的道路有着早成的自觉性。过去英裔华人叶树芬(Diana Yeh)在文章中有精辟的见解,她将李元佳在他位于坎布里亚的艺术博物馆孜孜不倦地劳动的经历,阐释为一种直白而又不失创意的方式,与他在中国家乡里的野外景致和严苛的生活模式联系起来。

李元佳艺术生涯后期的摄影系列——80、90年代的手绘、单色自拍像——流露出一种孤独、压抑的情绪,或许因为在这段时期发生的一连串的不幸事情,例如他未能与生母在其离世前重聚。 在展览采访录像中,评论人布莱特在讨论其摄影系列时,再一次使用了“孤独的”一词。流连于展览中时,观众会在李元佳的艺术之旅中一再地感受到孤独之感——这种孤独感不仅来自于一个孤独的人,还来自一个与当时许多艺术风格断绝了关联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