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R
E
V
N
E
X
T

SUN XUN, Beyond-ism, 2010, ink on paper, 650 × 200 cm. Courtesy the artist. 

年少无休

Also available in:  Arabic  English

历史有种狡诈的方法不断重复。如今,我们看到公共领域内波澜起伏的进步与混乱、批评与审查和互相对立冲突的局面。虽然数码革新给人们带来使生活改变的科技,最为显著的便是互联网,但这场革命也逐渐地使机器取代着人类。环顾世界,政治骚动不断升温,大多数来自不断加剧的民族主义与宗派主义,还有对贫富悬殊与政府透明度的忧虑。本期ArtAsiaPacific将关注一群八零后艺术家,他们从微观层面如香港的现状,至宏观层面如人与自然和历史的关系,尝试理解今日这多变的世界。

在“专题”中,我们深入探讨了香港艺术家周俊辉的作品。特邀撰稿人Stephanie Bailey研究了这位现年34岁的艺术家作为画家、摄影家和社运参与的事业,和他对香港艺术社区的贡献。她追溯了周俊辉创作的电影定格绘画的轨迹,取自1970至80年代香港新浪潮电影,和随后因“特别行政区”的概念引起市民的复杂身份问题,尤其在1997年英国将香港主权交回中国以后带来的改变。周俊辉于2012年的参选了香港的立法会选举,根据Bailey的阐释,这也是他艺术实践的自然延伸。

在台湾,AAP驻台北编辑David Frazier赶在九月“剧烈加速度”在台北美术馆开幕前,联系到著名的法国策展人和评论家尼可拉·布西欧(Nicolas Bourriaud),他以其“关系美学”闻名,认为事物的互动性最有意义,这亦是他首场亚洲的双年展。在文章中,布西欧探讨了2014年台北双年展的策展手法,他将其视为一个平台,思考着在这种超工业化、资本主义和生态变迁的世界中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学者Shanay Jhaveri在印度与刚刚从伦敦皇家美术学院毕业的Prem Sahib相叙,在Prem Sahib于孟买的首场个展开幕前夕,他们讨论了那些极简装置和墙上作品,这些灵感往往来自夜总会和更衣室的作品,唤起了对社区的亲密感与归属感。

最后,驻北京独立策展人庞惠英探讨了本期封面作品的作者孙逊的艺术。孙逊是现今中国名气蹿升最快的八零后艺术家,以其隐晦的标志动画影片而知名,他的灵感通常来自像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和叶夫根尼·扎米亚京(Yevgeny Zamyatin)这种对幻像中反乌托邦式的社会进行政治讽刺为名的作家。然而,庞惠英证明,孙逊运用的中国传统水墨艺术使他那虚构的影片失去时间性。在思量其新作“龙年发生了什么事”时,关于这有孙逊自己的书法作品,庞惠英这样写道:“孙逊的动画作品,并非如我们认定的电影,它更像一个手稿——一部关于著作权、引人入胜的视觉作品。”

特别栏目“伯格收藏”介绍艺术家Nadia Kaabi-Linke和社会学家Timo Kaabi-Linke的“寻赎”(Digging for Redemption)。这是个涉及取证的艺术家项目,探究了伦敦的AM Qattan基金会的马赛克房间(Mosaic Rooms)美术馆的历史。

在“人物”中,AAP自由编辑HG Masters审视了谷文达的事业,他的作品结合了人发和胎盘粉;在悉尼,特约编辑Michael Young与澳洲艺术家Tony Albert见面,Tony相继获得2014年Basil Sellers艺术奖和澳洲电讯国家原住民与托雷斯海峡艺术大奖。中西亚编辑Sara Raza在伦敦采访了沙特收藏家与慈善家Basma al-Sulaiman。

在“短文”中,驻迪拜编辑Kevin Jones设想阿布扎比卢浮宫正在阿联酋开启它独特的篇章。在“案例研究”中,Chin-Chin Yap探索了新兴的人工创意领域中的版权议题;在缅甸,我们分析了在现任军政府统治下审查法规的放宽。

本期的“我工作的地方”中,执行编辑John Jervis来到日本伊豆半岛慵懒的乡村,拜访了物派艺术家菅木志雄(Kishio Suga)的工作室。“快讯”带我们来到新德里,特约编辑Jyoti Dhar阐述,为何那里的艺术界持久的活力,需要依靠像KHOJ国际艺术家协会对实验性团体的长期支持。在“观点”中,沙迦美国大学代理校长Kevin Mitchell提出,教育学院应该重视学生与教员的转型经验,比如实践的创造性,而不仅仅重视考试分数和评分制度。在“一对一”中,凭借“黄色人”而知名的李文表达了对年轻一代行为艺术家林荣华(Jason Lim)的认同与钦佩,并尊称他为“最后的武士。”林荣华的作品虽蕴含内心的波动和年轻人的不安,却有着极长久的耐力。本期介绍的许多艺术家,无论是近观或远望,瞬间或长久,他们示范了生于乱世的艺术,可将不和与怀疑,转化为不同形态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