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R
E
V
N
E
X
T

CHUA EK KAYNoon at a City Corner, 2001, Ink on paper, 98 × 90 cm. Collection of John and Cheryl Chia. Courtesy 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

雨後

蔡逸溪

Singapore
Also available in:  Arabic  English

最近開幕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GS)舉辦了新加坡藝術家蔡逸溪(1947–2008)首個在國家藝術館舉行的主要回顧展覽「雨後」。這展覽是一系列以東南亞傳統及不同水墨及書法美學為主題。蔡逸溪接受傳統藝術教育,精於篆刻、詩詞、水墨及書法。1975年,他成為范昌乾的學生,范昌乾為華裔星加坡藉書法家及寫意畫的倡導者,透過鬆散的筆法及誇張的形態,主要表達藝術家的性格及精神本質。後來,蔡逸溪亦在其實踐中融合了西方的風格及媒體。「雨後」的水墨畫便清楚表達他獨特的寫意精神及與現代主義自發性相輔相承。

蔡逸溪在他的水墨遊戲中挪用了印象派及抽象的元素,與多方面的色調與顏色結合,就如《卡卡杜》(1998)中,該作品在藝術家觀看過澳洲土著洞穴畫後構思出來,畫面非常複雜,模糊的人像手勢以奶白及沙赭色調畫上,而墨水「切割」線使作品有一流動的節奏。《裸女圖》(1993)中,藝術家協調樸素的白色空間、顏料及塗抹,在它們之上加上書法的尖刺。另外,一個難以捕捉的立體派角度被巧妙地引入到《印度洋刮起的季候風》(1998)裡,那是一幅水墨設色作品,描繪着一座古老佛塔。藝術家分別畫了許多優雅的石浮雕,然後將它們合併成一幅「拼貼畫」,而當中的佛塔便以多個角度描繪而成。

當新加坡在1970至80年代期間進行現代化,蔡逸溪便繪畫他長大的地方,以建築碎片記述他失去的文化遺產。有些作品比較直述──例如是舊樓外的建築圍板──而其他則較為暗示性的,如《牛車水──禪山》(1992)。後者是參考在傳統水墨畫中繪畫的峻峭山嶺,在蔡逸溪的作品中則是高低不平、如山嶺般的店面,與虛白的空間平衡。這街景由藝術家年青時成長的地方所啟發,也許這能解釋在許多作品中均採用了一個孩童的角度,使觀者向上瞧着帶有陰森的窗戶及牆壁。蔡逸溪稱他希望捕捉充滿感覺的「視野歷史」而非只是直接的描寫。在《午後》(2001)中,他厚重而壓倒的筆觸指出被擠擁、惱怒及阻撓的回憶。他經常在畫作中使用類似的結實、有尖角的筆觸,與之平衡的只有水墨本身的流動性。偶然一筆抽象、浸透的塗抹會出乎意料地在舊木紋上成為真實的陽光。然而,建築的結構依然是蔡逸溪的街景畫中最為重要,就如在《藍窗》(1989)中可見──一幅類似蒙德里安的書房畫,有着強列的水墨顏色──還有奇異的鳥瞰天台圖《角形構圖》(1989)。

蔡逸溪說,與其完全與傳統斷絶,在旨在「創造新空間及新意思」及與此同時,他往往依靠着歪曲的視角來重新調配含糊不清的圖像畫面,使之成為抽象。他的作品《懸崖視野》(2000)便是往上仰望着藍天(或向下瞧着綠水?),而側面有石的紋理;還有許多蔡逸溪的荷塘畫作直視水中。《荷塘晨曦》(2007)中,藝術家要求觀者在虛白的空間分析反射及起伏的影子和在畫布上流動及透明的顏料。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將本展覽取名自大型繪畫《雨後》(2004),描繪了中國的古代"水鄉"。這裡,蔡逸溪近乎把村庄景像、狹窄的運河和起伏的牆壁以動感但模糊的水墨所淹沒。它們急燥但混濁的動力可以被理解為充滿的影子或陽光的反射──或其他更個人的空間──其意思也許只可以被猜測為蔡逸溪的現代寫意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