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R
E
V
N
E
X
T

KWON YOUNG-WOO, Untitled, 1984, gouache, Chinese ink on Korean paper, 162 × 130 cm. Courtesy Estate of Kwon Young-woo and Kukje Gallery, Seoul.

繪畫過去與未來

權寧禹

Korea, South
Also available in:  Arabic  English

縱使他的許多藝術轉變,權寧禹能夠在60年間的藝術事業中引起不同版本的同樣迴響。在1954年的他的本土國家南韓國家展覽中,這位年青藝術家與一群水墨畫家一同展出如《京香新聞》日報所形容為「新前衛的東方畫」,評論員看到的一個趨勢,如在《雕刻家的工作室》(1954)中,那是一幅水墨畫在紙上畫了畫架及半完成、半抽象的雕像。在多過40年後,當權寧禹於1998年載去韓國國家現代及當代藝術博物館頒授年度藝術家奬時,策展人 Junmo Jung 再次形容他為現代文人畫家,以及一名藝術家「似乎停止傳統美學……[轉化]成恆常進展傳統。」然而,伴隨展覽的作品並不類似權寧禹於1950年代所創作的作品。這個展覽,國家博物館被塗上白色:牆上掛滿了大型作品包括了普通物件—衣架、鐵釘、車牌—整齊地排列在平面上,定收藏於明亮白色的桑樹紙中。外面的雕塑由丟棄了的塑膠米走樽而造成,密集地疊起成為了一半透明白色的體積。

縱觀其事業,權寧禹鮮有地能夠平衡傳統與前衛,發展了一包含了國民身份、破裂與持續的風格—這些題目為韓國藝術世界是20世紀初的接觸點。然而,權寧禹以現代感性實施亞洲傳統走得更遠:他的作品企圖抵銷東西之間的分歧,與及不同風俗流派的藝術,但保持某些中心美學價值。他幾十年來的發展以至在國家博物館的全白色展覽可以看成為這種傳統哲學的伸延:開始時是具像派的水墨畫家,然後有系統地除去具像,在繼而水墨,權寧禹主張媒體—而在他的例子中是紙張—作為美學價值的原本來源。這創新亦為權寧禹帶來單色畫領袖人物的位置—單色畫為1960年代在南韓冒起的單一顏色運動,而在過去三年中在許多的歐美展覽中亦繼續看見其影響。

權寧禹開始他事業的時候,視覺表現的傳統,尤其是國民身份的含義備受爭議。當日本殖民統治於1945年在韓國結束時,二手二國家大學在1946年設立,翌年,年屆21歲的權寧禹離開楊州的家開始大學就讀。他就讀於東方畫系,那邊廂同樣有以油畫為焦點的西方畫系。東方畫系的師生面對着一個困難,就是要重新建立韓國畫的標準,這有別於在日治時期的風格,亦非回到傳統中國方法去。

權寧禹的其中一位老師Chang Woo-sung (1912-2005)便是當時其中一位藝術家不採用日本學術風格而使用鄉村抒情法以尋求獨特的韓國主題,創造出作品如《回歸的牧人》(1935)該作品為一絲上繪畫作品,佢畫出因為男孩正帶領一隻牛走過田野。在Chang的構圖中,象徵他成熟的風格,男孩與動物被推至接近圖畫平面,並以精細的細節描繪着,使焦點落在男孩的草鞋、簡單的白衣裳及其他強調場景中的謙卑和日常性的元素,這絕對不會被以為是極拘謹的日本風景畫。

權寧禹的其中一位老師Chang Woo-sung (1912-2005)便是當時其中一位藝術家不採用日本學術風格而使用鄉村抒情法以尋求獨特的韓國主題,創造出作品如《回歸的牧人》(1935)該作品為一絲上繪畫作品,佢畫出因為男孩正帶領一隻牛走過田野。在Chang的構圖中,象徵他成熟的風格,男孩與動物被推至接近圖畫平面,並以精細的細節描繪着,使焦點落在男孩的草鞋、簡單的白衣裳及其他強調場景中的謙卑和日常性的元素,這絕對不會被以為是極拘謹的日本風景畫。

作為Chang的學生,權寧禹接受重新發展東方畫的挑戰,參考着其他畫派及方法:他並沒有放棄媒體,而開始面向西方藝術創作的方式。其中這樣的一個早期作品,在上述所提及的《雕刻家的工作室》中,作品創於1954年,當時權寧禹正於首爾國家大學修讀碩士學位課程,他使用書法中的線畫去繪畫室內,亦參考了現代歐洲雕塑的發展:房間內各種情度形成的形體,類似康斯坦丁布朗庫西或亨利摩爾的作品。再者,矮櫈、畫架及窗戶的線條強調繪畫中嚴苛的透視法系統,這是個西方的表現策略,對權寧禹的導師而言,似乎在水墨畫中顯得格格不入。當權寧禹回發東方畫傳統的方法與他的老師有所分別時,他的作品與他們的同時詢問一樣的問題:在後殖民時期,當傳統已被挪用有所破壞、偽造或污染時,已所謂的傳統媒體作畫又有什麼意義呢?有人能夠保持始終如一的價值而與以前畫清界線嗎?

這些問題在1950年代引起新的迴響,那時,韓國再度面對身份的危機,這意識形態的分別引起了朝鮮戰爭(1950-53)。當大部分的藝術家均停止工作或離開韓國時,權寧禹與一些他的同事繼續其實踐。首爾國家大學藝術系主任於空軍將軍關係友好,連同幾位教授他們組成了軍風藝術學院,支持他們的成員繼續以戰是藝術家身份工作。《轟炸之後》(1957)基於權寧禹戰時所畫的一幅素描,正正達到該組織為國家戰爭作證的目的。燒成灰燼的首爾龍山站—其調車站於1950年被美軍轟炸以暫緩北韓軍的進攻—可以見到地淺灰色的水墨在背景中培華出來。橫向紙張的上三份一位置,一列火車以黑色墨水畫了出來。扭曲了的鐵支及殘骸形成一個超現實的景象,而厚重運用水墨(一種類似《雕刻家的工作室》的技術)給予作品決定性的重量。如同他老師的《回歸的牧人》表達對無路懷舊之情,《轟炸之後》在現實中牢固地存在。這存在以紙張及水墨作為媒體的即時性而強調:紙張記錄權寧禹的手勢及毛筆的活動,並提供藝術家自己理解戰爭場面的記錄。

KWON YOUNG-WOO, After the Bombing, 1957, ink on paper, 146 × 183 cm. Collection of the Muse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Korea (MMCA). Courtesy MMCA

CHANG WOO-SUNG, Returning Shepherd, 1935, painting on silk, 145 × 178 cm. Collection of the Muse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Korea (MMCA). Courtesy MMCA

權寧禹作為改革派水墨畫家的名譽於1960年代開始,而他的作品經常出現於年度國家展覽中。其餘幾位韓國藝術家在這時期亦同樣採取實驗性的方法,其中較為出名的有徐世鈺(當代藝術家徐道獲之父),他於1959年創立了「水墨森林」這是一個韓國掛一家集體,樂於除去水墨畫的舊含意以探索其抽象的潛能。然而,權寧禹拒絕與這組合結盟,而1962年他在國家展覽展出的作品似乎要宣告與水墨畫斷絕關係:作品包括一張沒有任何裝飾的紙張被藝術家的手指甲所撕開、重疊及劃破。權寧禹沒有為這些作品起題目,這個習慣從這時開始;取而代之,他按製造年份而編上序號。

往後幾年,權寧禹發展期紙上紙作品的技術,1966年他在首爾新世界畫廊的個人展覽引起強烈的迴響。作品十分簡化,白紙被貼在棕式的板上,只用傷了最簡單樓樸素的抽象語言。例如他的作品《1965-9》(1965)中,只有簡單的設計:其表面包括了個別米紙做的方塊交疊着形成網格,方塊被安排成強調出米紙半透明及柔韌的特徵:網格某些地方有多層顯得較為不透明,以其他地方則被撕開顯露出底層。這類作品將韓國藝術社區願意認為是「亞洲繪畫」的邊界推展開去,但權寧禹對國民身份及藝術風格的問題不屑一顧。他後來於1977年告訴韓國報章《朝鮮日報》他認為自己「既非東方亦非西方藝術家」,亦指自己的作品只是「白色繪畫」。

在權寧禹自19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作品中出現對白色的喜愛,同樣被視為韓國藝術當時流行的特徵,後來被認定為「單色畫運動」。1975年,權寧禹的作品被列入「五個韓國藝術家、五種白色」中,這個展覽是一個由韓國藝術家創作全白色、單色畫的展覽,與日本的東京畫廊舉行。同樣展出的有朴栖甫、許榥、Suh Seung-Won及Lee Dong-Yeop;權寧禹是展出的藝術家中年紀最大的一位,亦同樣唯一一位作品以紙張而非油畫帆布為主。「五位韓國藝術家」並沒有像策展理念一般對一個藝術家發起的運動具代表性——展覽得李禹煥大力幫助,他至於1956年邊區住在日本,並且支持着許多藝術家在該國的第一個展覽——去認清韓國正在冒起的當代藝術的典型特徵。但許多從「五個韓國藝術家」的展覽及批判性回應開始給予單色畫一些作為藝術運動更仔細的特徵,尤其以朴栖甫在韓國中帶領建立理論並推廣該運動。

然而,就如過去的「水墨森林」組合一樣,權寧禹對與其他藝術家夥伴連成一線並不感到興趣;事實上,權寧禹開始向外面的藝術世界發展。於1974年國家展覽中他獲得邀請奬前往巴黎,那是個對於韓國藝術家有聲望的地方,而於1976年他於該城市的Jacques Massol 畫廊展出首個個人展覽。兩年後,他辭去韓國中央大學教授一直以於其妻子及兩位兒子遷往距離法國首都25公里以外Torcy的藝術村。

KWON YOUNG-WOO, Untitled, 1965, Korean paper on panel, 130 × 110 cm. Courtesy Estate of Kwon Young-woo and Blum & Poe, Los Angeles/New York.

EDDA RENOUF, Resonance I, 1979, acrylic on linen with removed threads, 215 × 215 cm. Copyright the artist. Courtesy Annely Juda Fine Art, London. 

這是,權寧禹對於早前他的老師的問題已達到一個臨時的答案:如果當代對於傳統的重現不可以依賴過往的表述方式,它們至少可以轉向物質——表述之下的基本元素——作為美學價值的一個新來源。他在Jacques Massol 畫廊展出的作品便實行了這個模式,包含了要目、白色層次的紙張,撕開及刮花已探索物質的實質性。權寧禹對媒體的處理適合這對於物質的重新興趣,正如後極簡主義藝術家Richard Tuttle的許多作品一樣。這位美國藝術家當時在歐洲廣泛展覽,引來很多注意力在其作品包括W形方式畫布( 1967 ) ,這是一幅沒有被雙喜的帆布地掩飾、剪裁及縫製成抽象幾何形狀類似被倒轉的「W」——傳統西方支持認為是粗獷的物件。美國畫家Edda Renouf也是與權寧禹同期居住於巴黎的條文,亦同樣專注於表面。在《共鳴I》(1979)中,Renouf有系統地拆除尼龍布上的線,當塗上顏色是,便形成一幅有紋理、整體有構圖的被擾亂的布匹。權寧禹在法國的物質實驗,從戰後韓國的經驗轉化成現在適合廣泛流傳、國際藝術研究。

除了權寧禹以外,其他韓國藝術家亦朝香同樣的方向發展。有一段時間他和畫家鄭相和在巴黎同住一堂大廈,他兩極繼續發送新作品到首爾展覽。和權寧禹一樣,鄭相和喜歡大型、有系統的構圖。他塗上許多層顏料,創作出粗糙、如網格般的圖案,仔細剪去及撕掉在畫布上積聚的材料。他們的作品在韓國的許多個展覽中並列在一起展出,這些展覽會詳盡闡述首次在「五個韓國藝術家、五種白色」中強調的單一顏色趨勢,包括1984年在首爾法國文化學院舉行的「白色展覽:八個韓國當代藝術家」,及1987年在國家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行的「今日韓國藝術的黑與白」。中環1980年代,他們和其他單色畫藝術家繼續滿足韓國藝術世界的觀察與興趣,同時亦參與海外發展。

當權寧禹於巴黎的第一幅作品繼續用純正、無筆畫的米紙——他有看過一疊疊帶過來——很快牠便蔬菜用水墨及其他濕的材料。有時候,權寧禹用墨水畫在一些類似他1970年代末白紙作品的平面上。在一覆1988年制的無題作品中,權寧禹以一張大紙開始,然後密集地打穿孔,費撕破的孔邊向觀眾突出。再這平面的頂部三分之一他厚厚地塗上混合了中國墨水及水粉顏料的生鏽棕色,然後再多塗一層,及以浸濕的毛筆輕觸畫布表面,留下墨水流落紙張的痕跡。從遠處看,顏料就像從孔溢出,好像紙張受傷了一樣。

權寧禹對條理性的堅持不懈,令他的作品以免被讀成喎悲傷。當權寧禹在作品中探索的行動具有破壞性——刺穿及浸濕紙張——他已極度控制的方式進行。1977年,在他第四個個人展覽中,權寧禹批評自己對整齊的偏愛,說:「我偏向將我的作品安排得太整潔。我怪我的性格是這樣。」然而,就是這控制往往令到他的作品出現最誇張的效果。在同年的另一無題作品中,權寧禹準備了一張大只將指數條垂直平行線展開然後在中間撕開,把邊緣心在灰色的水粉顏料中。這緊密的安排製造出一個整潔的環境去觀察水和紙張的動態。每條紙張記錄一獨特的互動,這些活動呀排列在一起就好像一個科學研究一樣,作品在一個控制環境重複紀錄同一動作。

KWON YOUNG-WOO, Untitled, 1988, gouache on Korean paper, 65 × 55 cm. Courtesy the George Economou Collection, Athens and Kukje Gallery, Seoul.

在於海外居住超過十年後,權寧禹於1989年回到南韓,並於距離首爾以南40公里的郊外的龍仁市設立工作室。翌年,他在市內最有聲望的展覽場地Ho-Am畫廊(現為三星美術館)舉辦展覽,展出他在巴黎時創作的超過100件作品。該展覽被韓國中央日報所讚賞,形容其作品為「超越東方畫的形態及慣例,創意去尋找一個抽象的新世界。」此後,權寧禹開始創作他下一個系列的作品,他繼續探索只給水濕材料的活動。這些作品,例如1992年的系列,權寧禹會折斷或龍舟一大張米子然後將它放在一塊鑲在地上的大板上,再塗上一層顏料。顏料會深透紙張而染到板上;而藝術家會將更多的紙張日想去,創作出一個顏料的圖案回應紙張平面的樸托。至於她在巴黎創作的水墨及水粉顏料作品,這系列結合自然過程(紙張吸收顏料)與材料的干預(龍舟及摺疊紙張)。權寧禹曾經形容她創作過程是與自然的相互關係。「自然是真的美麗和巧妙的。但是即使是自然,某些地方依然似乎其怪或可以有所進步的,」權寧禹於2011年的藝術家自序這樣寫道。「我的作品便是要去發現、挑選及整理在自然的事。」權寧禹在這些系列的的創作過程展示了這種方法;他找出材料的基本特點(紙張的半透明,他雨水的互動)及創作作品以顯露出它最基本形態的特點,有選擇地使自己參與在過程當中來抽出及詳盡闡述出現的模式。

KWON YOUNG-WOO, Untitled, 1992, gouache on Korean paper, 170 × 224 cm. Courtesy Estate of Kwon Young-woo and Kukje Gallery, Seoul. 

KWON YOUNG-WOO, Untitled, 2000, objects, Korean paper on panel, 162 × 112 cm. Courtesy Estate of Kwon Young-woo and Blum & Poe, Los Angeles/New York.

在他事業的最後十年,權寧禹再次將墨水從他的作品中移除,使紙張的白色平面自1970年代再次成為他作品的焦點。除去顏料與轉移去雕塑方面同事發生;權寧禹開始在作品中使用物件,而他在1960年代亦偶然做過這是,雖然並沒有全面地這樣做。他喜歡簡單、日常的物件:即棄的匙羹、塑膠瓶、鐵釘。他會將這些物件在平面上排列出來,往往整齊地一列列的牌着或組成一個圖案,然後以一層白色的紙張包起來。

權寧禹這樣處理物件的方法仍然類似他的老師使用到的具象策略:如Chang Woo-sung的《回歸的牧人》,權寧禹的混媒體構圖取日常生活中的證據然後以精準再次排列,將這些細節推上畫布的表面面向觀者。同時,這組合亦符合波普藝術的定義,將大量生產的文件再次展示。然而,權寧禹的紙張使用給予這組合一點尊重:他認為案主紙張表面互動的獨特方法(光線柔和散播而非與顏料般更直接反射),與及牠使用這些物件來創造一個立體平面去抽出黃蜂善宇紙張的互動。系列中一件無題作品是一件創自2000年的破瓶組合,能有效地達致這效果:物件費兩次抽象化,第一次被打碎及第二次被包在紙裡。造成的平面結構很厚,有些地方還留着生硬的瓶口壓痕,其他皺成抽象的形態。作品結合了光與影、平面與深度、抽象與清晰。

如果東方與西方繪畫之間的分別是權寧禹事業上半部所有關,下半部則是佢話著叼索之間的分別。在1998年於位於果川的國家現代級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的年度藝術家奬展覽中,權寧禹強調這是業上的轉變,展示出大部份結合物件及信白紙的作品。縱使年屆73歲,他似乎仍然未完成改進及創新發明自己。但正如這展覽算是一個風格上的重大轉變,這亦慶祝材料一向都是他作品中的指示。

縱使權寧禹多次將自己推向新的方向,紙張依然是他基本的美學定向。它是一種方法去參與傳統及維繫連貫性而不用被綁在單一經典或世界觀。在1982年當被藝評人Kim Bok-young 問到是什麼吸引他使用這材料時,權寧禹回答說:「當一個人拋開一切東西回到白紙時,觀者被邀請去思考一個新世界。這不是真抽象意味的嗎?」紙張,在他被畫上之前,沒有任何內容可以歸屬於一個傳統;權寧禹就是用這多種價值去解除地點、時間及風格上的分別,而保持一個可以被分辨出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