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個派對中,我被安排坐在一位畫廊東主旁邊,他的畫廊主要展出香港年青藝術家的作品。他對其中一位代表的藝術家的描述使我感到吃驚:「人類影印機。」這令我想起已故的黄馬鼎,本期的專題討論藝術家,他於事業早期曾自稱「人類傻瓜相機」,在加州北部的街頭,他在數分鐘內畫人像素描,每張美元$7.5。
當你藝術創造被認為是個人活動時,它其實牽涉深入的研究、非凡的集中,及與現實中許多被忽略的東西作直接參與。本期AAP 5/6月號審視數個以各種方式「記錄」的藝術實踐——不但於空白的畫布或紙張上複製外表,而且顯示及記錄他們對社會的觀察。我們以駐紐約的智利藝術家Alfredo Jaar的訪問開始本期專題,他討論其四十年探索圖像製作及社會政治分歧。Jaar 對AAP駐拉丁美洲編輯Inti Guerrero 揭露他許多複雜及富有情感的作品背後的動力:他較少人知的「香港項目」(1990-93)探討越南船民問題,以及迄今時間最長及最具挑戰性的嘗試「盧旺達項目」(1994-2000),記述近代歷史中最血腥的種族滅絕事件。他解釋道:「走到香港到訪難民營,基本上是我表達與被關押其中的船民團結一致最卑微的方式……我一直都敬重這些在災難景象的團結力量。」
本期專題亦介紹兩位專注代表社會邊緣人士的藝術家。有會計師轉型成為藝術家及作家的Bhupen Khakhar (1934–2003) 是印度藝術及文學界受到尊重的人物。他的作品是對階級給剛剛獨立的國家中的轉變作出的風趣觀察,縱使作為同性戀者他在1960-70年代、異性戀及男性主導的社會中掙扎,他的作品明亮鮮艷,多數為自傳式的畫作及對傳統印度社會的率直表述。在六月於倫敦泰特美術館的回顧展前夕,AAP的特約編輯Jyoti Dhar審視Khakhar對在南洋工作的當代及後來者的重要影響。
同樣專注在邊緣人士的還有華裔美籍藝術家黄馬鼎 (1946–1999),1980年代在紐約城下東邊藝術界中的要員,並且是特定時間及地點的記敘者。黄馬鼎收藏塗鴉藝術及以畫作記敘經歷創意爆發但充滿罪惡、毒品及愛滋病的紐約。正如AAP特約編輯Ingrid Dudek這樣寫道:「作為畫家及熱誠的收藏家,黄馬鼎似乎對紐約最脆弱的社區內本質的人性—物質及情感—擁有先知的洞察力。」
最後,在專題一欄中,澳洲當代藝術博物館的資深策展人Anne Loxley對色面抽象畫家Sydney Ball 50年的藝術生涯作出全面的評價,包括他鮮為人知在1980至90年代官人像的實驗作品。
在我們的特別專題欄目「伯格收藏」中,森美術館助理策展人椿玲子篩選住東京雕塑家小谷元彦的作品,還有他對人體的探索。
在人物欄目中,AAP的資深編輯Don J. Cohn都布魯克林探訪Mika Tajima的工作室,並親身欣賞她將聲音轉化成色彩斑斕的圖案畫。在北京,特約編輯Michael Young探訪嶄露頭角的藝術家馬秋莎,她已令人感動的錄像行為藝術及受建築啟發迷人的水彩拼合畫而見稱。在香港,Simon Frank與逍遙的尼泊爾藉西藏藝術家丹增熱珠喝茶,並討論他的新作及對在印度尋求庇護的西藏流亡人士的研究。最後,在廸拜,AAP阿聯猶的駐地編輯Kevin Jones與策展人、收藏家及慈善家Dana Farouki見面。
在短文中,AAP的自由編輯HG Masters思考現代土耳其於最過時的繪畫主題—裸體人像—的邂逅,是梁寶山執反思二月於香港蘇富比對藝術的橫截面圖。
快訊欄目帶我們到多哈,Lesley Ann Gray討論一個細小但野心勃勃的藝術街正逐漸成長。同樣地,新加坡藝術家張奕滿質疑,過去20年慷慨的文化政策造就了他一代當地藝術家、策展人及作家,那麼藝術家們還可以為我家多做些什麼。在一對一中,台北的卓越製片人及錄像藝術家陳界仁深思短暫的美台團,活躍于1925至27年,為台灣殖民歷史早期的藝術對抗。
本期的結尾部分「我工作的地方」到訪阿聯猶東岸的哈迦山脈山腳、前衛大地藝術家Mohammed Ahmed Ibrahim的工作室。在石頭、目及收集袋的碎石中,在他的房屋及工作室他創作類似史前的畫作及雕塑,Ibrahim如本期許多的藝術家稱她作為藝術家是要「整理、展示給指出已經存在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