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R
E
V
N
E
X
T

BROOK ANDREW,《This year, future leaving . . .》2020年,紙張、木頭、霓虹、壓克力,56 × 70 × 9 厘米。圖像由藝術家及悉尼Roslyn Oxley 9畫廊提供。

節目中斷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2019冠狀病毒迫使我們所有人在2020年大幅調整我們的日常生活——從勤洗手到保持社交距離以及在家中工作或學習。在藝術界,疫情關閉了博物館和畫廊,並擾亂了國際展覽、博覽會和拍賣的正常交替。這些干擾驅使我們重新審視我們於創造、展示、觀察及思考時的慣性做法。《亞太藝術》的第十六期年鑑反映了這些適應。藝術總監Heesun Seo設計了象徵外科口罩的藍色封面,上面的字體排印暗示著2020年中個人與社區之間的物理距離。同樣地,內頁在視覺和內容上也被重新排列。在「城市報告」一欄,我們邀請了十位撰稿人細述他們居住的地方中所發生的變化。我們聽聞了新德里、吉隆坡、馬尼拉、拉馬拉和悉尼中數碼項目的啟動,也調查了如臺北和首爾等成功保留了某些方面的舊常態之城市。撰寫自貝魯特,Stefan Tarnowski設力應對黎巴嫩正面臨著的許多災難——包括了瘟疫、經濟危機、政治衝突以及八月發生的化學爆炸對首都所造成的巨大破壞。同時,策展人曾明俊和譚海俊分別在上海和紐約記敘了他們於數月封鎖期間的經歷和城市解封後的展覽樂遊。

此外,我們還請了五位藝術家、策展人和藝術團體提供他們對2020年的個人觀點,當中包括來自雅加達的藝術團體ruangrupa。他們一直在聚集合作夥伴,為他們策畫的2022年卡塞爾文獻展作準備。ruangrupa告訴我們,這個藝術節將仿照「lumbung」(集體穀倉)的原型,旨在為其貢獻者網絡提供能長期維繫和互相合作的養分。在曼谷,藝術家和製片人Chulayarnnon Siriphol向我們回顧了創意社群人士為民主作出的奮鬥和對新社會的構想。駐於阿拉木圖的Olga Veselova講述了在仍然開放的僅有的實體地點之一:超級市場裏為觀眾舉辦展覽的情況。在香港,藝術家何倩彤反思與亂世調和的過程,而Sibel Horada則分享了她對伊斯坦堡創意社區中新出現的團結精神之見解。

如同往年的年鑑,本書的首半部分含括了各大有關審查問題、維權倡導、公共藝術基建的變化、捐獻、獎項以及其他里程碑事件的新聞彙編。在「文化貨幣」一欄,我們研究了藝術市場如何就著疫情換擋,以及這些策略如何在藝術博覽會和拍賣的銷售中獲得回報。於本期別處,讀者會找到編輯部精選的傑出展覽和節日。我們聚焦了六位在其項目和展覽中捕捉時代精神的藝術家:奈良美智、Tarek Atoui、Brook Andrew、Mai-Thu Perret、Forensic Architecture和陳麗同。 

透過這些部分,本期年鑑擴展了《亞太藝術》對充滿活力的亞太地區中新興藝術現象的存檔庫。我們感謝年鑑的許多貢獻者,這些貢獻者幫助我們記錄了過去一年的重大事件。如果沒有Burger Collection、思聯建築設計有限公司(CL3 Architects) 、韓國第一畫廊(Kukje Gallery)、孫少文基金會和Stefan Rihs的慷慨支持,這本年鑑將無法實現。

縱使2020年對許多人來說都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但我們希望在年鑑的頁面之上和之間,讀者們仍能看到在我們變化無窮世界的更改和不確定性中,全球藝術界仍然保持著的團結和聯繫。

ORDER the print edition of Almanac Vol. XVI, in which this article is printed, for USD 30.

SUBSCRIBE NOW to receive ArtAsiaPacific’s print editions, including the issue with this article, for only USD 95 a year or USD 180 for two years.  

Ads
Opera Gallery SAM CHRIS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