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R
E
V
N
E
X
T

ALI CHERRIFragments, 2016, Archaeological artifacts, taxidermy bird and light table, dimensions variable. Installation view from the exhibition “A Taxonomy of Fallacies: The Life of Dead Objects,” at Sursock Museum, Beirut, 2016.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Galerie Imane Farès, Paris.

A Taxonomy of Fallacies: The Life of Dead Objects

Ali Cherri

Lebanon
Also available in:  Arabic  English

今年一月,沙迦酋長親身踏足沙漠中心為剛出土的文物揭幕。這來自公元前三世紀的墓誌銘,上面記載了古阿曼王國一位國王的名字。按新聞稿介紹,這次文物出土考證了古王國的存在,可謂區內別具歷史意義的一次考古發現。不過新聞稿續指,該歷史遺跡將發展成大型考古和生態旅遊項目,選址還附有三家豪華酒店和其他娛樂設施。如此一來不禁令人懷疑,考古本來為發掘建國神話背後的科學證據,怎會成為發展主題公園的籍口?同樣有關考古學的反思,亦成為黎巴嫩藝術家 Ali Cherri最近在貝魯特博物館Sursock Museum最新的展覽主題。

該展以「分類的謬誤:死物的生命 (A Taxonomy of Fallacies: The Life of Dead Objects)」為名,由三件作品組成,展於博物館內的雙子畫廊(Twin Galleries)。展覽空間外型對稱、貫通為一,擺放的藝術品面向對方,包括《碎片(Fragments)》 和《石化(Petrified)》,均於2016年完成的錄像裝置 。另一部電影《發掘者(The Digger)》於2015年完成,在博物館的演藝廳放映。《碎片》由一個大型桌型燈箱組成,展出真確程度各異的考古文物, 多數為以黏土、石頭和木材雕塑的頭像與身體為主,分別由拍賣行收集得來,當中還配有標籤證明其出處。在《石化》,攝影師的鏡頭由室內野生動物園霓虹燈管下鳥歡蹦亂跳的場面,再轉到沙迦脫了色、佈滿裂縫的廣渺沙漠地貌。兩件作品放在一起,似乎是針對「博物館」和「野生動物園」兩大命題討論, 透視的人造奇景就是可以專門把失去的重造、把需要保留的東西逐格重新拼砌成。

《石化》其他片段還包括沙迦的博物館場景,在佈滿展櫃和立體模型之間,點出阿拉伯海灣國家對文化遺產的拜物風。出土文物往往成為民族主義者挪用,以方便他們草寫古國故城的歷史版本,並如實反諷西方考古學以物為先的傳統 。尤其諷刺且可悲的是,阿拉伯海灣國家在自己領土誓要掘出更多歷史遺跡建構歷史時,彼此連連衝突之間正不斷破壞其他國家的文化遺產。

藝術家Ali Cherri本人以嚴肅踏實,並帶著點伸張正義的語調,為《石化》配上旁白。影片最後一幕引用沙特小說家Abdul Rahman Munif在1984 至89年出版的鹽城Cities of Salt系列五部曲,講述的警世故事發生在一個沙特阿拉伯的貝都因社區經營的沙漠小鎮,經歷八十年代石油出口經濟帶動變革。就如該作品呈現有關餘泳一樣, Ali在《石化》以旁白表示,「東採西掘發死人財有辱祖先」,作品要强調的並非流於字面意思。真正的問題在於匆匆建設鹽城一樣的瓊樓玉宇,包括急於樹立博物館和歷史遺跡,最終也只淪為過眼雲煙一樣的海市蜃樓。

整個展覽均具諷刺意味,當中例如《石化》敘述:「當我們試圖拯救廢墟本身,豈不同時令廢墟作廢?」更諷刺的是,獲保育的文物最終無論是在重視程度和交易過程中,比一般商品無異。因此,無論用意出於民族主義本身抑或經營旅遊項目,過程均成為步向資本主義的一小步。在展覽開幕當晚,Ali就安排直播拍賣過程,當中拍賣品均與展覽出現的文物外型相近。

純粹以展覽而言,總體稍覺參差:《石化》成為展覽的支點,《碎片》的完整度似乎不足,《發掘者》則有畫蛇添足之感。三件作品之間唯一明顯的關聯,是作品處理上的審美觀,包括在《碎片》特別排演的片段、《石化》幕幕近鏡拍攝的手法,以至在幾乎為默片的《發掘者》中,一位考古遺址的看守者在茫茫沙漠之間,曲著腰漫無目的地重覆徘徊,感覺淒涼,當中亦明顯加插表演成份。然而,整個展覽的巧妙之處,在於展出的博物館本身和制度批判。藝術家質疑博物館的威權架構和營運模式,以至賦予展品的意義和價值。正當越來越多新博物館在區內一一成立,是次展覽特別觀察到文化系統目前的不足,並提出疑問,質疑的甚至是制度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