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艺术家收到佣金时,他如何才能权衡他的个人理念与委托人的意志呢? 作品最终代表哪一方呢? Burak Delier在其作品“收藏家之愿(2012)”中探索了这个问题,作品在伊斯坦布尔的Pilot Galeri画廊展出,包括他与一个知名艺术赞助商的对话和他接受委托人的指示后所创作的作品。
“收藏家之愿”的布置并不复杂。在地下画廊最大的一面墙上,艺术家用砖红色与深红色的颜料从地板以水平方向用笔,涂满至天花板。相邻的墙上装有显示器,播放Delier与收藏家Saruhan Doğan九分钟长的对话视频。墙壁的另一边是一个摆放着Mehmet Akif Ersoy的诗作副本的画架。视频一开始,Delier就询问 Doğan,“Saruhan Bey先生,您希望我做什么?”,这很明显不是一个典型的委托,相反,这个艺术家完全服从于收藏家的意志,而收藏家反过来变得口齿灵敏、甚至是理论上的思想者。
Doğan要求Delier将墙涂成红色,并解释说这有关于他爷爷在他小时候给他讲的故事。他继续描述这个故事如何源于Mehmet Akif Ersoy的一首二十世纪初的名为“画家即正确”的诗,诗中描绘了一个暴发户希望在他的别墅装饰壁画,一天一个人突然应征为他装饰壁画,他迅速地用红色的颜料涂满了这面十八英尺高的墙壁,并对富豪解释说这描述了摩西安全的跨越红海那有纪念意义的一刻。尽管最初富豪百思不得其解,但最后他还是称赞画家说,这面墙壁很好看,连整个房间都变得振奋起来了。
Doğan 告诉Delier如何绘制这面墙,并解释为什么这面墙在现实生活中应该高过十八英尺,他说“用那么大的墙涂满红色说明暴发户非常无知,我们应该画一面更大的红色的墙壁, 让现在的有钱人都会称赞: ‘这面墙真大!’” 这一刻,人们才意识到委托人才是决策者,Delier 丝毫没有发表自己的观点,完全依章办事。
按照学界批评的逻辑(或者行内规则),由于艺术家从内部猛烈抨击体制,所以支配权一直应该在他们手中。但是随着批评体制的私有化,艺术家与收藏家却有悖常理利用中产阶级的“坏品味”与他们参与高雅文化的愿望来联手愚弄中产阶级。
从Delier的角度来说,他的目的是要曝光这种不合理的合作。所以如果Doğan拥有实际上的决定权,那么Delier的极端被动还能否允许作为艺术家的自己争辩,甚至保留一丝独立性? 在Delier的作品中, 艺术家自觉的苦苦哀求既富有又聪明的收藏家,收藏家却将财富捆绑于他们自己的批评理念,并以此标志着他们的智力与财力的终级优越 , 这种权力关系在作品里表露无疑。当观者面对这面巨大宽阔的红色墙壁,感受着这种空虚的情感价值与意义,是否不禁会发出疑问,“这面墙究竟怎么了?”